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体系强才能打胜仗


■刘瑞峰 刘葆旭

仗要联合打,兵要体系练。近日,习主席在南部战区海军视察时强调,要坚持体系建设、体系运用,深入破解短板弱项,推动作战体系整体升级。习主席的这一重要讲话,再次警醒我们,要想在未来战场上赢得胜利,必须扬长避短,固强补弱,加紧练强作战体系,加快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今天,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参战力量更加多元,战场空间更加广阔,作战行动更加多样,体系与体系对抗、系统与系统较量的特征更加突出。信息化智能化战场上,作战双方都力求通过体系力量的效能高效聚集和精准释放,达成作战目的。只有对作战力量进行一体化造势,构建系统完善、功能完备的作战力量体系优势,才能真正占据“力势”,显示出力量融合“1+1>2”的作战效能。正如恩格斯指出,“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差别”。

近年来,我军十分注重作战体系建设,全军上下加紧转变练兵模式、变革训练方式,立起练体系、体系练的鲜明导向,官兵体系思维、全局观念、联合意识明显增强。牢牢把握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特点规律,以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统筹加强各种力量、各个系统、各类要素建设,重点提高侦察预警感知、信息共享利用、指挥控制联动、网络安全防护、精确实时保障、能力量化评估等关键能力,夯实铸牢了作战体系的“四梁八柱”,实现了力量上“合”、行动上“联”、效能上“优”、指挥上“统”。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军体系作战能力还有一些瓶颈弱项需要攻克。演习中一味强调要素齐全,对组网用链却关注不够;融合系统不健全,信息平台不一致、接口不统一、软件不兼容;体系作战观念不牢,习惯于各搞各的……凡此种种,都是制约作战体系建设的“绊脚石”,阻滞成体系筹划和推进军事力量建设的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顺畅的信息网络,是确保作战体系高效运行的前提。有关研究表明,在以往战争中运用手工作业方式,指挥员要把85%的时间花在处理大量信息上,真正用于考虑作战问题的时间只有15%;而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实现网络一体化后,指挥员可用85%的时间进行创造性决策活动,指挥效率大为提高。要勇于打破信息壁垒,补齐武器装备体系短板,切实解决平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难等问题,努力实现体系作战能力最优化、最大化。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统一筹划设计、统一标准体制、统一部署推进、统一力量建设,真正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和作战体系融为有机整体。

体系建设只是“上篇文章”,我们还要做好体系运用这一“下篇文章”。这要求每名官兵强化体系思维,树牢整体意识,把自己嵌入作战体系,努力补齐体系短板。应下功夫提高网络素养,自觉做到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升运用和融入网络信息体系的水平。应按照联合作战要求,抓好全系统、全要素、全流程训练,主动把自己嵌入作战链条,在实践中丰富体系作战经验,促进体系作战能力快速提升,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61035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