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是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成效,则是推进强军事业前进的能力支撑。着眼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部队官兵该如何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一己之力?请关注《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题图摄影:王乐意 合成:刘程
学习,为了更好地出发
■郭晓航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海洋
写在前面
迎着东升的旭日,2018年已经向我们走来。
“新时代要求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担当新使命,创造新辉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精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次大学习。这个响亮的号召,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紧迫的现实要求。
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是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成效,则是推进强军事业前进的能力支撑。着眼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部队官兵该如何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一己之力?近期,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对基层官兵开展学习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希望能为各位战友提供思考借鉴,助力学习成才。
喜欢学习需要理由吗?
工作需求是官兵学习进步的最强引擎
“别看张兴忠只有初中文化,他能把一本专业书放在床头翻来覆去琢磨好多天。”提起学习,该旅三营六连指导员王海洋对四级军士长张兴忠的印象最深刻。
为啥喜欢看书学习?张兴忠认为,是工作需要养成了他爱学习的习惯。“作为一名火炮技师,如果不了解手中装备的性能,不掌握世界各型主要火炮的技战术特点,那就不算合格。”谈起各型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战法特点,如数家珍的张兴忠完全不像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士兵,倒像一名进行专业研究的教员。
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兼通的优秀技师,张兴忠的成长进步和本职工作紧密相关。调查中发现,从机关干部到基层官兵,工作需求是大家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指引官兵学习进步的最强引擎。
除了工作需求外,分别有25%的机关干部、30%的基层干部和35%的战士将提高素质视为学习的重要目标。
《现代联合作战》《作战指挥学》……打开一些营连干部的书架,一些指挥谋略类的书籍赫然在列。“这些书籍以往只有中高级指挥员才会研究,但现在来看,营连指挥员也需要深钻细读,才能具备指挥素养、联合视野。”该旅旅长王瑞金介绍,部队调整改革后,装备更新换代、岗位转型升级,让不少官兵都产生了本领恐慌。
应对工作需要和提高自身素质之外,兴趣爱好也是官兵进行学习的原因之一。“连长推荐的《这才是美军》一书,我连续看了两遍,深受启发,反省自己该具备怎样的本领来应对对手挑战,反省自己如何突破固定思维在训练创新上有所突破……”座谈中,排长相皓文展示了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对外军情况很感兴趣的他总会多方寻找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理论与强技能各有侧重
“学以致用”成为不同官兵的共同目标
官兵倾向学习哪些内容?应该构建怎样的知识体系?不同官兵虽然给出了不同回答,但集体层面的理论知识辅导和个人层面的军事知识学习,成为官兵学习内容的两个主体。
不论是机关与基层,还是干部与战士,理论热点始终是大家学习的“必修课”。在交流中记者发现,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如今政治理论学习在官兵眼中不再显得干巴枯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你的2050是啥样?》《两张挥手照片,时间隔了5年……》等微信文章在官兵中刷屏,成为大家争相阅读的“爆款”文章。在该旅自制的“战神劲旅”APP上,他们还把十九大报告内容分类划块、区分层次,与网上收集的文章、视频进行捆绑发布、拆分解读,让指尖与头脑共振,学习与娱乐同频。
除了政治理论之外,军事知识成为干部和战士学习的第二大类别,但机关与基层分别侧重于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反映出官兵开展学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座谈时,官兵讲起了“全能炮长”杨帆的一段经历。连队列装某型火炮后,为了尽快掌握装备性能,杨帆几乎把所有空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专业书籍,看不懂就查,遇到人就问。为了破解某型火炮行进中通联不畅的难题,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反复研究火炮通联系统,翻看各类教材,在上千次的试验探索之后,火炮行进中的稳定通联难题迎刃而解,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士兵也成了多个专业的“兵教员”,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而在文史哲类知识的学习上,战士群体的兴趣同样浓厚。从引发背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来别样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官兵的强烈追捧,也让文史哲类知识的学习门槛不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