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2017年,无疑是世界反恐史上取得重大胜利、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伊斯兰国”所谓“首都”拉卡被收复,其首领巴格达迪被击毙,人员死伤惨重,独立的军队和行政体系遭解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土崩瓦解是国际反恐取得的重大胜利,然而在“后‘伊斯兰国’时代”,国际反恐斗争仍将面临诸多新挑战。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2017年10月20日,在叙利亚拉卡,一名“叙利亚民主军”成员在屋顶警戒。当日,由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军”正式宣布收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大本营拉卡。新华社发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土崩瓦解是国际反恐取得的重大胜利,然而在“后‘伊斯兰国’时代”——
国际反恐面临新挑战
■李瑞景
刚刚过去的2017年,无疑是世界反恐史上取得重大胜利、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伊斯兰国”所谓“首都”拉卡被收复,其首领巴格达迪被击毙,人员死伤惨重,独立的军队和行政体系遭解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土崩瓦解是国际反恐取得的重大胜利,然而在“后‘伊斯兰国’时代”,国际反恐斗争仍将面临诸多新挑战。
“返回式圣战”或将成重大威胁
“伊斯兰国”的孕育、起势和发展至今已10多年,其所谓的正式“建国”也已3年多。巴格达迪建立“伊斯兰国”时,发布了一个“五年计划”,声称要建立一个囊括西亚、北非、南亚和欧洲的跨区域“哈里发帝国”。今天,“基地”现阶段的式微、“伊斯兰国”“国土”意义上的覆灭,尚不能理解为二者在组织形态上的灭亡,更不能理解为其所代表的极端宗教主义思想也随之烟消云散。
相反,在从东南亚至南亚,再到中东、北非的“C型不稳定弧”中,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仍然存在。此前,“伊斯兰国”具备与政府军直接对抗的实力。随着“伊斯兰国”溃败外溢,国际社会可能要面对由地上转入地下、从有形化为无形、从集中破坏变为“独狼”式袭击等更加难缠的恐怖分子。“返回式圣战”或将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数年之内赶赴中东的外籍“圣战分子”达数万人。“伊斯兰国”在伊叙覆灭后,其成员四处逃窜,他们“返乡”后的威胁不可小觑。这些恐怖分子,在伊叙强化了极端思想、接受了恐怖训练,不仅是现实威胁,更是所在国心腹大患。同时,恐怖组织将利用外围分支,进行联动破坏。2015年以来,所谓“返回式圣战”者接连在比利时、法国等地制造恐袭。2017年斋月,全球恐袭伤亡人数较2016年同期增加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