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回眸丨抗日战争中我军战略运筹的胜利

来源:环球军事杂志作者:都吉庆责任编辑:任爽
2018-08-09 10:09

破击敌后,而不是撒手放弃。

抗战初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针对日军攻势凌厉、正面战场节节溃退、交战线向我纵深及后方快速延伸的现状,审时度势地把我军的早期方针调整为“挺进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形象地把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比作在沦陷区“做眼”(围棋术语),把建立战略支点比作“做眼”而投下的一颗棋子。1937年9月,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3个主力师分别部署在吕梁、晋西北、晋东南3个支点,在犬牙交错的战线上扎根。1938年1月,叶剑英率先提出“把敌人的后方变为前线”的战略性建议,预言“游击运动发展到有根据地时,可以由较大的游击战争形式,发展成为没有巩固后方可是有临时依托的运动战”。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要在这样广大的被敌占领地区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争,将敌人的后方也变成他们的前线,使敌人在其整个占领地上不能停止战争”。在这一正确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坚持挺进敌后,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并迫使日军将2/3的兵力用于后方作战。反观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虽然意识到敌后抗战的重要性,提出抗战决胜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并先后在敌后战场投入几十万重兵,但国民党军队的敌后抗战依然沿用正规军集中作战的套路,在复杂艰苦的敌后战场上很快消耗殆尽。

我军向日伪全面发起大反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