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有感于“饿死的炊事员”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姜 凯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07-30 07:05:09

有感于“饿死的炊事员”

■姜 凯

在某红军连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口铜锅,80多年来,这口铜锅一直向人们诉说着非同寻常的故事。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红三军团某连炊事班的9名同志背上这口铜锅踏上了万里征途。为了使部队行军途中有更好的生活保障,他们每个人都多背了粮食、食盐等物品,超负荷行军。当部队行进到雪山时,一些同志体力不支,有的患上了重感冒。于是炊事员就给大家烧姜水、辣汤。可就在这会儿,却有两名炊事员因为过度疲劳和饥饿而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行军到茫茫草地,处境越来越艰难,有时候只能靠煮野菜和皮带给大家充饥。就在为大家提供这些“饭食”时,又有炊事员因为过度疲劳和饥饿倒下再没起来。

炊事班班长是身体最棒的一个,当初行军时,能挑几十公斤的担子,且不用别人替换,可是后来却瘦得皮包骨。在途中,无论是打土豪获得的腌鱼、腊肉,还是百姓送的面饼、瓜菜,他从来不肯吃一口,全都做给大家吃,后来终因营养不良倒在锅灶旁。大家呼喊他的名字,希望能把他唤醒。可是,他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就这样,炊事班9名同志因为劳累和饥饿而陆续牺牲在长征途中,最后只剩下这口铜锅到达目的地。

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很容易使人想起在冰天雪地里,因为没有御寒棉衣而冻死的曾经负责成千上万人被装保障的军需处长;也很容易使人想起曾经掌管着党和红军的数百万元经费却过着清贫生活,被捕时敌人在其身上竟然找不到一块银圆的方志敏。这不能不让人要问,是什么使得他们拥有如此高尚的品格?答案无疑可以给出很多,若用最精炼的言语来回答,只有两个字:“信仰”,也就是追求共产主义的信仰,追求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信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

信仰既是一种政治理想和抱负,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品行和操守。卢梭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有着崇高信仰的人必然深深懂得,宏伟而远大的政治目标只有靠绝大多数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实现,而要能够使绝大多数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每个人就必须勇于舍弃小我,忘掉私利,在必要的时候勇于牺牲自己,这样才能保证这个队伍拥有强大的力量继续奋勇向前。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对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舍弃,就不可能有革命事业的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今天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要实现最终的理想和目标仍任重道远。正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非勇于舍弃小我、摒弃私利,甚至非流血牺牲不能成功。可是,观照前一个时期的现实,不难发现少数人却丧失了这样的初心和信仰,一事当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个人利益,为了升迁而干工作,为了利益而选岗位,为了小家而失公义,甚至以权谋私、巧取豪夺、化公为私。对照革命先辈先烈,对照这9名炊事员和军需处长、方志敏烈士,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何止相差十万八千里!

人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着,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番话语应该说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只有真正把它变成行动,而不是被私利、私欲、私情和一些卑琐的意识所绑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让人记取和怀念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归根到底还是要脚踏实地践行心中那不变的信仰,唯有崇高的信仰才能点亮有价值的人生。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