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韵的清凉、蚕豆的微咸、粽子的幽香……仿佛一夜之间走进边关军营。
在遥远的喀喇昆仑,端午节前的一个晚上,新疆军区某旅八连战友们围坐一起,仔细地捏着手上的粽叶,包裹好糯米,再绑上五色绳,将思念倾注其中。
以往每年过节,官兵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家乡粽子。来自五湖四海的汽车兵,时不时就在讨论中来一次“文化碰撞”:“粽子还有肉馅?咋从来没吃过呢”“粽子里包红糖?那岂不是成了糖粽子”……
“不同地域养育不同的风土人情,各地粽子有不同口味,粽子的种类再多,其蕴含的情感却是一样的。”半个月前,连队组织官兵到炊事班帮厨,官兵们在讨论中渐渐达成了“共识”。
趁着这股热闹劲儿,连队指导员郑亚楠提议:今年咱也包点军营粽子寄给家人尝尝。此提议一出,官兵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拿出手机“做功课”。
经过这些天的准备,战士们包起粽子来已经有模有样,就拿一级上士张龙飞的“作品”来说,极具新疆特色的羊肉和干果被糯米包裹,让人看一眼就来了食欲。
战友凑上来一看,打趣道:“没想到,张班长这样的肌肉男,包粽子也是一把好手。”“这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餐厅里传来阵阵笑语。
“帮我寄几个粽子回家吧。”夜里,上等兵林子斌接到了同年兵洪家耀的电话。此时此刻,洪家耀正在高原执行运输任务。休息间隙,他们通过视频连线,洪家耀向战友表达了吃不到连队粽子的遗憾。
放下电话,林子斌给在成都生活的外婆发去信息:“婆婆,离家千里,我才懂得您包的粽子有多香甜。今年,您不用担心我们吃不上粽子,我在军营学会了包粽子,还懂得了有一种思念,叫做坚守高原,守护万家灯火。”
清晨,一封封倾注思念之情的信笺,伴着官兵们亲手包的粽子飞向远方。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香甜的糯米和馅料,为亲人和战友们捎去浓浓的问候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