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一声响
小花闪亮登场
最近小花在朋友圈
看到一位战友这样一条分享
当当当~

什么?!糙汉文学?!!
好看爱看多发
小花迫不及待点开一看
瞬间被击中萌点

这哪里是糙汉文学
分明是炊事妈咪狂宠大馋猫
安排!安排!全部安排!
南甜北咸都安排
暖心暖胃不等待
❤️❤️❤️
这是某部队炊事班
专门设立的“伙食吐槽墙”
看似吐槽
实则是满当当的“爱意”
想官兵之所想
急官兵之所急

为了及时听取战士们的伙食意见
让大伙训练之余
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炊事班说
“您的建议
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愿望可以提
实现当然也结合实际
西梅!!!砂糖橘、柚子+1+1
青提、菠萝+1+1、车厘子
所以有人宠着
就可以在炊事班“报菜名”吗
小小的一面伙食意见墙
装的不是 “大馋猫” 的愿望
是部队里最实在的关怀
不是“把人当小孩惯着”
是把每个战士的小需求都放在心上
不是“盲目地满足”
是用专业和细心
在“众口难调”里找到平衡
事事有回应

一句句“好的!下周吃!安排!”里
小花想到
在部队的时候,咱的炊事班
也是一周统计一次官兵伙食意见
咸了、淡了、甜了、辣了
把官兵凑到一起聊一聊
炊事班的老班长说
“大伙训练吃了苦
伙食上咱得保障的顺心
咱多花点心思,没事,值!”
不做‘饭’桶做‘饭’雄
战友吃饱咱最懂
炊事班的“战斗力”就藏在蒸笼里
软乎乎的馒头、脆生生的凉拌菜
就怕你吃不够!
就像饭堂的墙上写的那样
要让官兵吃出营养
吃出健康
吃出战斗力
记起来了,全都记起来了
遥想小花当年,逢年过节
火锅、烧烤、小蛋糕
真是被炊事班变着花样“宠”
炊事班做的馒头
我一口气能吃三个!!!
跑完五公里回来
痛饮一碗香甜软糯的绿豆汤
简直是人生一桩美事
呜呜呜~
离开了部队
谁还把我当“小孩”
不同年代的老兵们
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炊事班记忆
从“能吃饱”到“吃得香”
从“凑合吃”到“吃得美”
变化的是更完善的机制
更丰富的食材、更及时的响应
不变的是炊事班把战友当家人的心意
把后勤保障落到人心里头的战斗力
每个在军营里吃过饭的人都知道
不管走多远,总有那么一群人
在灶台前为你琢磨着 “下顿吃点啥”
这口到点就供应的“热乎劲”
从来都没断过
(作者:中国退役军人 全媒体实习记者 孙韩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