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四川的辣像烈火,我们山西的醋似深泉。烈火锻造锋芒,深泉却能沉淀心性,都能铸就钢铁般的意志。如今我们殊途同归——这身军装,是我们共同的筋骨。”班长语重心长道。
火车吭哧跑了一天,把我从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带到了太行明珠的平原腹地,我的新兵连将在这片截然不同的北方土地上度过,空气里面都飘着陌生的尘土味,而我的班长,一个叫武凯义的山西汉子,成了我第一个需要适应的“硬茬”。

他黑瘦精干,像一截被风干了的枣木桩子。声若洪钟,一开口,整个操场都是地动山摇。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任何小动作都逃不过他那明察秋毫的眼睛。
“天明!”他点我名,掷地有声,“又是辣椒!吃那么多,上火了怎么办?心浮气躁还怎么训练?”
我内心不以为然。他喜欢吃醋,却限制我吃辣,作为四川汉子,我无辣不欢。没了辣,简直食不知味。我觉得他完全是吹毛求疵,用山西人的规矩来束缚我。他要求内务一丝不苟,走路雷厉风行,连吃饭都不许有声,我私下给他起了个外号——“醋坛子”。

故事的拐点,发生在那个我魂不守舍的中午,我虽在吃饭,内心却像断线的风筝,随着秋风飞回那片湿润的南方。班长发现我食不下咽,便示意我坐到他的对面。我们面对面坐在食堂擦得发亮的长条桌两侧,迷彩服上还有训练场的尘土气息。
“想家了?”他开门见山。“我懂,当年的我也魂牵梦绕家里的那口面。”
我默不作声。
“其实,我以前也喜欢吃辣,但是吃多了肠胃疼,直到一次参加比武影响成绩后,才开始改变习惯,再后来才开始吃醋,只是你们想当然地认为山西人就爱吃醋。”他盯着我,目光如炬。“走入军营不是让你抛下家乡的一切,而是你也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
他取来桌子上的一个小瓶:“尝尝这个,山西的老陈醋。”
我半信半疑地试着滴了几滴在菜里。一股酸香顷刻四溢,这酸味,不尖锐不刺鼻,反而温润绵长。
“你们四川的辣像烈火,我们山西的醋似深泉。烈火锻造锋芒,深泉却能沉淀心性,都能铸就钢铁般的意志。如今我们殊途同归——这身军装,是我们共同的筋骨。”班长语重心长道。

自这次餐桌谈心后,我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训练场上,我不再对苛刻的要求腹诽心谤,逐渐心无旁骛地投入。三千米跑,我慢慢学着醋的沉淀,调整呼吸,步步为营,不再像辣味般开始猛烈,后劲不足,当肺部开始嘶鸣时,我仍然咬牙忍耐,品味这酸楚里面的成长。每一次踢正步时的腰酸背痛,每一次体能训练时的筋疲力尽,都让我感觉那是成长的痕迹。我的身体虽然日渐黝黑,但我的声音却愈发铿锵有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情。
谢谢你!我的“醋坛子”班长。
作者:骆洪松、阎慧斌
摄影:沙 磊、郭奕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