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舌尖上的挑战”,向“吃”要战斗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童祖静 陈拓 陈朴 等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9-09-17 00:41

向“吃”要战斗力

■陈建活

连用给养单元野炊。

部队官兵常讲的一句话是:好的炊事班班长顶半个指导员。说的是饮食保障对鼓舞士气的作用。然而,科学实验表明:人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容易产生厌食情绪。

眼下,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已成为常态,时常处于高强度、高负荷和恶劣环境之中,官兵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极易造成非战斗减员,影响战斗力。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军事记者就把军粮列为“打败萨达姆的十佳武器之一”,认为它“有效鼓舞了联军将士的肚皮”。由此可见,对现代化军队来说,“吃”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前实战化训练中,有的部队不大重视野战饮食保障训练:有的平时练得少,炊事技能差;有的精细化不够,食物能量不达标;有的实战意识、敌情观念不强,对战时饮食保障的困难性估计不足;还有的感觉野战食品不可口、不好吃,不愿吃。

未来作战,要求军人必须要有适应战场“特殊的胃”,不允许以平时的标准、口味衡量野战饮食。“四菜一汤”在营区保障没问题,但军队是要打仗的,吃惯了热饭热菜的胃,上了战场显然就难以适应。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怀揣两个煮熟的热鸡蛋,被侦察直升机发现,热源是“祸首”。在某旅组织的一次夜间侦察对抗中,一名战士随身携带一壶温水,潜伏快结束时悄悄打开喝了一口,结果被对方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机牢牢锁定,导致对抗失利。

军人“特殊的胃”要靠平时训练来适应,既训练生理心理的适应能力,还要训练顽强的意志品质、不屈的战斗精神。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指战员靠一把雪一把炒面支撑体力,赢得战争的胜利,靠的正是坚强的“胃动力”。

今天的训练是明天作战的预演。向“吃”要战斗力,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打仗要求搞好野战饮食保障,本着对战斗力负责的态度,把战场上的“吃”作为提升战斗力的任务来完成。

一方面,要加强野战炊事技能训练,确保炊事员精通野战饮食技能,高效制作“战地快餐”;精心调剂伙食,根据战场环境和人员体力消耗情况,提供营养全、能量足的野战饮食;坚持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练就过硬保障本领,以持续的饮食保障能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社会保障力量,采取成品、半成品加工配送的方式,形成快捷高效的野战饮食保障链条。

炊事车内制作面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