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完的爱
站在今天的角度审视母亲的一生,感觉母亲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闪光的瞬间,但是,她作为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妇女,那种“宁苦我一人,不忘守国门”的殷殷爱国之情,却在我心中竖起一座巨大丰碑。这也主导了当时我在成长及知识的增多过程中,对母亲由“怨”到“爱”的不断转变。
1984年底,正值农村分田单干,七口人的我家承包了生产队里十二亩多责任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负过严重战伤的父亲,已先后两次到医院做过手术,伤口时不时就发炎,更不能干过重的体力活,家里真正的劳动力只有母亲和哥哥。
我们那属丘林地带,算不上山高路陡,可自然条件在全县算较差的一个地方,生活极为困难。当同龄孩子的母亲,农闲时节,送自己儿子纷纷到外面学手艺,做短工抓经济收入补贴家用时。母亲却反其道然行之。1984年底,冬季征兵命令发布后,母亲却毅然让哥哥报名参军。
送走了哥哥,家务事可真让母亲犯了愁:家内,母亲要照顾多病的父亲;家外,母亲要种十二亩责任田,插秧、打药、灌水、割稻子等农活一切都得自己包揽,母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天有不测风云”。哥哥去部队后不到半年,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这期间,哥哥写信问起家里情况,母亲回信则都是那句老话:“家里一切都好!安心工作,争取在部队立功受奖!”在父亲弥留之际,亲戚们强烈要求拍电报叫哥哥回家为父亲送终,当时哥哥正带领全班战士参加广东武警总队举行的军事大比武,但为了不影响哥哥参加总队的比武,母亲强忍悲痛,硬是劝阻了亲戚们,没有给他发电报。
几个月后,哥哥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回来,向母亲讲述了自己准备提前退伍的想法。这时,母亲便一哭一唱地骂开了:“我咋会养一个这样没出息的狗吃的!咋碰到一点点指甲大的事,就打退堂鼓,娘在家里吃点苦受点累,还不是图你在外头有个出息,你不干点样子来,能对得起你父亲吗?”母亲的一顿责骂,让哥哥忽然醒悟!
哥哥牢记母亲的嘱托与教诲,干一行爱一行。没多久就在警营里入了党,当战士时,军事素质在当时的深圳特区3000多名武警中,名列前茅,并担任标兵班班长,带队多次为来深圳特区的国内外来宾作军事课目的示范表演,先后多次立功。海南建省后,破格提升为武警警官并选派到海南任职,后又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成长为海南洋浦边防检查站的政委,典型事迹国内外媒体给予广泛报道。前年,哥哥因工作需要被确定转业,他愉快地接受组织安排,并选择到与部队职能十分接近的公安战线工作,到公安战线后,他又不怕辛劳,主动要求到公安系统十分辛苦危险的特警工作,脱下威武的军装,又穿上威武的警服,在职业的转变工作的转型中,他一如既往,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干得风生水起,很快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6年后的1990年的冬天,又到了征兵的时候。那天,我干完农活回来,刚进门就看见母亲在橱房灶旁的小凳子上,头低着。我轻轻走了过去,“母妈,你咋的了?”“没生病吧。”母亲抬起头,望了我一眼,然后站起身来,拉着我的手说:“满崽,乡里又要招兵了,你想不想去当兵?”我呆了一下,说:“母妈,我很小的时候就想解放军,可我担心我去当兵你一个人在家没人管,受不了——”母亲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摸着我的脸颊,泪水在她那深凹的眼窝里打转,“你这个蠢崽,别想那么多,娘能受得了,这么多年,娘苦也苦惯了,累也累惯了,你去吧,啊——”第二天,母亲替我在大队民兵营长那里报了名。
可当武装部了解到我家的实际情况后,把我“刷”了下来。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母亲步行到二十里外的乡政府求情。乡干部感动得热泪盈眶:“刘大妈,就凭您这种精神,哪怕只一个名额也让您儿子去!”
我参军后,二姐也出嫁了。五十多岁的母亲孤单一人在家,当时家里还有五亩多责任田,更多的困难像山一样压在母亲那年老多病孱弱的身上,母亲却总是一个人默默承受,从不在信中向我们提起。好心人劝母亲:“刘大妈,你是军属,何不把责任田退给村里,打报告要政府多给一点优抚金过日子?”可母亲却摇头:“我丈夫、儿子为国家增了光,我可不想给他们的脸上抹黑哩!”她硬是一个人把五亩多责任田种了下来。
我当兵第三年,有两条路摆在我面前,令我不知所措。一是报考军校,继续献身国防事业;二是立即退伍,到地方赚大钱。因我在部队当战士报道员,在驻地也算有一点小名气,我当时所在的福州有几家三资企业经理找到我,劝我尽早退伍,去当他的助理,月薪几千元哩!工作出色,还可月月加薪,这是令许多人仰慕的优厚待遇。
当时,我家还没摆脱贫困。父亲去世及我上高中时所借的外债还未全部偿还。如果选择后一条路,无疑将会为家里解决许多困难。我特意请假探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没想到当场遭到母亲的一顿训斥:“你这个蠢崽,咋有这么蠢,你真是想钱想疯了,这世界的钱你赚得完,想当年,家里那么困难,烧香拜佛,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把你送到部队,是让你像你父亲和你哥哥一样,在部队好好干一番事业……”
母亲的一番话,打消了我退伍到三资企业干的念头,更加坚定了继续在部队献身国防事业的信念。20多年弹指一挥间。20多年来,我从野战部队的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军校大学生,再从近千名应届毕业学员中破格留校在军校工作,再因成绩突出选调到我军最高军事领率机关工作。母亲时刻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前行之路。
母亲这种地位卑微却不忘忧国的殷殷爱国之情是一笔巨大财富,无声感染和教育了我的两个姐姐和妹妹。大姐没能圆就从军梦想,却把儿子送到了部队,其儿子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官。二姐嫁给了一名退伍军人,又相继把两个女儿送到部队医院工作,最近,其大女儿找的对象是个军官,她又要求小女也向姐姐学习,同样找一位军人男友,还打算等儿子高中毕业后就送他到部队服役。妹妹当年非军人不嫁,如愿成为军队干部家属后,一心一意支持丈夫军营建功,并随军到东北一城市扎根无怨无悔。
一位哲人说:“一个男人成功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位女人,这位女人,不是他的母亲,便是他的妻子。”而我们整个家庭的背后,就是因为站着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是天下母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