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第一个摩梭人大校司令员的“朝圣路”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姜兴华责任编辑:李东航2015-05-26 13:52

我军第一个摩梭人大校司令员的“朝圣路”

姜兴华

在宇宙这个时空里,每个人都有一条“我心中的朝圣路”,都在书写一部“我心中的朝圣史”。而事关个人成长“关键的几步”,是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朝圣路”,也是一部最令人激动的无字或有字的“朝圣史”。

无论你对个人的成长经历怎么看,但“朝圣路”和“朝圣史”你永远都挥之不去。我军第一个摩梭人大校司令员(云南文山军分区原司令员)、作家、摩梭文化研究专家和绍全(埃多龙生)的自传体纪实文学《我的朝圣路》,跳出了一般自传体创作模式,以“摩梭青年成为我军师级指挥员、作家、民族文化专家”为主线,用冷静、客观和多元视角,对社会价值取向、军人的使命担当、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领导干部对亲情的正确把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和解读,既有社会性,更有独特的文化个性。

个性乃特色,凸显的正是一部作品的生命力。古今中外,凡能在文学史上留下印记的,无不与个性一一“不一样”思想或内容有关。此书即如此!

细品《我的朝圣路》可以发现,作者是在用共和国军人、摩梭文化研究专家特有的“静谧”和“恬静”的“朝圣”之旅,来描绘心中追求的恬淡、宁静世界,更从另一个视角展示了生活的美满、遗憾和多彩,讴歌了军人的特殊奉献,表现了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人才辈出等正能量。

静谧,是近乎纯粹的东西,是一种心境。人们只有脱离了权欲、物欲的缠绕,走出自我,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心系社会进步,关爱他人疾苦,心才安宁,生活才是风轻云淡,晴空万里。但当下,这种心境可谓千金难买。作品再现摩梭人的生活,展示个人成长轨迹,已经超越了纯艺术,是在呼吁告别浮躁、与丑恶决裂,向腐败说“不”,静静地找回那种属于一个民族的美好品格,找回属于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叫响能打仗、打胜仗的口号,为人民军队增光添彩,给践行强军目标注入活力。

恬适,即心神恬适,恬静而舒适,果敢而沉静。其实,这是一种自信和积极的人生观,向往无私奉献、自然纯朴、团结和谐的生活。于无求中恬适,于无声中幽然。滇西北大山深处走出的摩梭人(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汉子,衣上有花香和泥土,眉间有清风和刚毅,手是万能的一一拿枪能毙敌,挥笔能著文,我军的“两杆子”一一“枪杆子”和“笔杆子”都能运用自如。摩梭人特有的本能更没有忘一一拿起笛子能放歌,抄起纺车可织布,挥舞木桨便驾船……主人公始终在优雅地展示着一个大写的人一一接受大自然的滋养,清澈而纯美;感悟党组织和部队大家庭的温暖,阳光而自信。主人公的成长轨迹说明,人的一生,像是天候气象一般,会有风雨沧桑,但蓝天白云,风和丽日,是生命永远的底蕴。这同样是当下不可多得的生活,多少人为之苦苦寻找。作者笔下,让我们更感生命的可贵,只有坚守信念,热爱生活,融入生活,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持革命军人应有的本色,才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无愧人民的养育之恩,“革命者就会永远年轻”,美好的明天才会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这也说明,这部作品,同样超越了纯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于生活。由此可见,和绍全的“摩梭汉子的成长画面”构成的“朝圣路”,再现他的人生路径,但已超越了其生活本身,折射的是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热爱生活、勤劳朴实的美好品质。

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共有的美好品质吗?!这不正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应当具备的品质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朝圣路》,既是文学,又是一部深刻研究“我党我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重视民族文化建设”的理论专著;不仅是在写个人成长,还是在还原历史、反映我军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和边防建设的轨迹;既是少数民族干部健康成长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在抢救文化……

也正是如此,《我的朝圣路》日前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刚一出版发行,立即引起各方关注,人民网等120多家主流媒体争相作了多角度的跟踪报道,20多个评论家发表评论,在文学界刮起了一股“朝圣风”……

这在文学“热不起来”,尤其是军旅文学“不被看好”的今天,《我的朝圣路》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