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我的战争》

努力展示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陈先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27 00:26

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影片中那个高喊“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形象,曾鼓舞着无数青年朝着英雄的道路奋斗前进。几十年后,又一部根据《团圆》改编的电影《我的战争》再次感动国人。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中国战争题材电影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它对中国电影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如何表现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

这部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何以感动观众,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作品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精神。习近平同志就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向全军官兵发出号召,要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什么叫有血性?那就是面对牺牲可以无所畏惧,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人民军队从建军以来培育的优良传统。电影《我的战争》,直接表现和讴歌的就是人民军队这样一种光荣传统。与以往写高层指挥、写大兵团作战不同,《我的战争》着眼于抗美援朝战场的一个连队以及一个文艺演出队的故事,却把战争写得荡气回肠。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年轻人为了保家卫国,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毅然决然奔赴战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经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连长孙北川是个久经战阵的老兵,他的身上所展示的英雄气概成为这部戏最光彩的部分。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战场上与女文工团长孟三夏相识,英雄气概便又增添了几分责任和担当。全剧便围绕这男女两个主人公展开,可以说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用电影来表现军人的血性精神,创造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对中国电影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重要课题。因为艺术层面所呈现的军人的血性精神,与中国军人的战场表现,有不小的差距。对此,美国一位曾于“二战”中与德日两国军队交过手的将军有这样一段评价:“对德作战,对日作战,我曾经被德国人、日本人的拼命精神所震撼,但在朝鲜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交手后,我才知道与中国军人的牺牲精神相比,那些德日军人不过是法西斯的殉葬品,他们充其量只能称是垂死挣扎。而中国军人,面对美军密集的火力网,可以第一波倒下,第二波踏过尸体即刻冲上,还有第三波第四波,他们那种冲锋的勇敢和姿态,不像因为命令,而是精神殉道者,因为他们有信仰,有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信仰和精神。”

这位美国将军的这段话,不仅是对电影《我的战争》的画面注脚,也是对中国军人形象的概括。《我的战争》多次写牺牲写冲锋,3次与美军遭遇战,中国军人面对敌人火力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精神,可以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从电影画面作一个量化分析的话,百分之七十的画面是战场,是作战。密集的动作,频繁的交火,却没给人审美疲劳,因为编导把一种精神和理想融汇于作品中,使整部作品显得厚重坚实。正是在这一点上,作品与好莱坞的动作片或纯商业制作,拉开了鲜明的距离。

《我的战争》作为一部战争片,把情感这条副线同样写得动人心魄,这其中包括父子情、战友情、恋人情等,虽然是副线,但在复杂的战争氛围中每一条情感线都清晰可辨。而且每条情感线都赋予革命英雄主义的色彩。

一部优秀的军事题材作品,应该把一种精气神贯注其中。《我的战争》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重在写中国军人的精气神。这是一部写给青年人的戏,但编导完全摒弃了小鲜肉、高颜值的惯性思维,坚持用内容感染人。这与当下某些冲着收视率炮制的有颜值无价值、有市场无思想、养眼不养心甚至花心乱心的作品拉开了巨大的距离,应该说,在当下中国电影陷入多重困惑的背景下,《我的战争》对中国电影题材和表现方式的深化都具有探索意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