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号尖刀
反恐,与暴徒殊死搏斗
■徐宏新 熊湘平

王喜,武警永州市支队战士,第十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方斌 摄
喜娃本名王喜,他开口说话常会咧嘴一笑,黝黑的脸,洁白的牙,让人喜感顿生而得名。别看喜娃有点“萌”,他可是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一号尖刀”。
那年深秋,永州市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携枪潜逃,被特勤排团团包围在一处山林茅草中。
“哒哒哒……”正面攻心人员刚开腔喊话,一串枪声刺破了暮色的宁静,穷凶极恶的歹徒武装拒捕,躲在暗处频频开枪。“上!”接到命令的喜娃带着狙击组循着枪声猫身接近,终于在百米开外定位歹徒藏匿地。只见喜娃迅速抬枪瞄准,果断扣动扳机,歹徒应声倒地。
特勤排人人是尖刀, “一号尖刀” 喜娃绝非浪得虚名,每次任务他都冲锋在前,是火他来闯,是水他先趟,人称尖刀中的刀尖。
去年7月16日,一名暴恐嫌疑人企图从广西偷越国境,被桂林警方发现后潜逃至永州城区。
夜色如墨,他带着8名特战队员搜索,发现嫌疑人藏匿在一出租房内。但出租房的三个房间均有人住,如果不能准确定位,一旦让嫌疑人察觉,极易发生劫持人质鱼死网破的危机。
如何确保群众和战友的安全?喜娃毅然决定:孤身接近出租房,探明情况伺机抓捕。趁着灯光昏暗,他蹑手蹑脚靠近,侦查到第三间房时,他发现嫌疑人正躺在床上,一柄寒光闪闪的砍刀就在枕旁。
“嘭!”喜娃踹门而入,嫌疑人未及反应已被死死压住,乌黑的枪口已经顶上脑门。
喜娃之所以叫喜娃,绝非仅有一张让人喜感顿生的笑脸,更在于他在冲锋狙杀之外,还有一副侠骨柔肠。
这是一起轰动全国的校园劫持人质事件。2014年10月8日上午,永州市珠山小学的三楼阳台上,一名歹徒劫持一个孩子与警方对峙,咆哮着要将人质从三楼扔下。
关键时刻,喜娃受领狙击任务,正当领导命其占领狙击位置时,他却突然建议“索降抓捕”。问及他舍命一搏的原因,他说人质是一名孩子,血腥的狙杀场面,会给其留下恐怖阴影。
得到许可,喜娃决定从四楼索降突入,但索降位置无法固定绳索。只见他把索降绳的一头交到两名队友手里,冒险采取无固定索降。每下降一步,绳索剧烈摇晃,稍不小心就会碰到身后一米开外的高压电线,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击!”就在歹徒抱起人质翻越阳台栏杆瞬间,喜娃犹如神兵天降,用力一蹬外墙,利用惯性飞起一脚正中歹徒头部,人质凌空“飞出”。紧急关头,他两脚迅速夹住人质,安全落回阳台。其他突击队员趁机将歹徒制服,解救过程不到5秒。歹徒被押走,搂在喜娃怀里的孩子这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现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有本事,有胆色!也有关心他的战友,说他不要命,喜娃咧嘴一笑:“情况紧急,没时间想这些,就是担心小孩会受到伤害。”
这种事情一多,喜娃便成了“定海神针”,每次任务都少不了他。他担负任务和立功次数不断同步刷新。凭什么他的机会最多,一有任务就他上?
凭真本事。喜娃当兵之初有个信念,就是吃训练苦,长真本事。当兵4年,他参加5次军事比武,获得7块奖牌、6个第一,荣获“三湘勇士”勋章,今年还被武警总部表彰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喜娃的真本事令战友们真服气。这不,喜娃不久前从北京参加颁奖典礼回到中队,战友们把他高高抛起,欢笑声让警营变得格外喜庆。
心声
冲锋的状态最霸气
■王 喜
冲是一鼓劲,锋是一柄刃。冲锋,就是不顾一切、冲杀敌人。身为一名特战尖兵,我的人生只有两种状态,准备冲锋和进行冲锋。无关前途,无关功勋,不冲锋则意味着死亡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