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长征影视剧的那些年……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边国立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0-21 10: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征题材影视创作的战史叙事、战斗叙事、英雄叙事、集体叙事、故事叙事、题材叙事,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叙事、多视点叙事、文化叙事、个体叙事、影像风格叙事、类型叙事、综合类型叙事等愈相融合,佳作迭出。例如影片《金沙水拍》《长征》《彝海结盟》等等,电视连续剧《长征岁月》《大渡桥横铁索寒》,电视连续剧《长征》《强渡嘉陵江》等等。影片《长征》在创作思想和视听表现上达到了新高度。电视连续剧《长征》以更长的篇幅更细腻的内容和风格化的影像叙事完成着长征的历史呈现。长征,在这些影视作品里逐渐汇聚成为形象化的历史教科书的长征、历史人格化的长征,历史揭秘性的长征,有较强历史风貌感的长征,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文化品格的长征。

1996年,中央在长沙召开电影工作会议,确立实施精品战略工程。会议明确提出“弘扬主旋律的影片,不仅思想内容要好,而且艺术水准要高”。重大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影片《长征》《彝海结盟》等体现着这个要求。最突出的一点是从宏大叙事进入到历史回眸,进而增强对历史的审视意味。影片《长征》是继其他长征题材影片之后,规模最大、表现内容最为完整的一部长征题材影片。影片具有超越以往同类题材影片的多个层面,特别是在空前的真实性面貌追求中,蕴藉着厚重的观赏意义。表现长征路上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族头人果基小叶丹结盟的影片《彝海结盟》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一个新收获。它将为全中国各民族解放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的红军征程表现得真实、生动。影片围绕“结盟”这个中心,以平行对比的总体构思揭示贯穿影片之中的情感内蕴和情感交锋,揭示民族团结的底蕴。

长征过去60年之际,6集专题片《世纪丰碑》发挥着纪录影视强力传播作用。作品以平行展开方式,将镜头伸向各个方面,通过采访各地党史工作者,采访各类长征亲历者,以及实地采集的大量历史细节,以更具个体化、情感化的表现,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显示了那个时代以红军为代表的一切革命者共同的精神底蕴——为了理想而无私奉献、无畏牺牲,在深沉饱满的历史缅怀中给人以温故而知新的现实启迪。看这部专题片,我们再次为先烈们在残酷的斗争中曾经的艰难和付出的悲壮代价而震惊,更为红军有着怎样自觉的牺牲精神和征服者的气概而产生心灵的震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