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与青藏线同行,军旅记者笔下的《昆仑魂》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胡玥撰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1-01 09:47

行走青藏 微笑向暖

天路兵车行。邹小庆 摄

十年的心愿,两年的撰写,《昆仑魂》终于定稿。巍巍青藏线,依依战友情,所有的难忘与感动,都融化在字里行间。虽然30多万字,却难以记述60年来高原军人所克服的艰难与困苦,难以镌刻一代代青藏兵站部官兵的奉献与牺牲。巍巍昆仑,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脉。

感谢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总后勤部部长的赵南起首长为本书作序,这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首长在任总后勤部部长期间,给予青藏兵站部亲切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赢得了官兵们深深的爱戴和崇高的敬意。感谢著名军旅书法家卿建中政委为本书题写书名,苍劲有力的大字,尤显昆仑之伟岸。感谢青藏兵站部张颖宇部长和常东华政委,以及王应德政委的关照和支持,给予我行走青藏线的动力与感动。

感谢青藏兵站部宣传科何勇民科长提供他采写的大量稿件,以及关照与帮助。感谢宣传科宋天培干事一路陪同我行走青藏线,协调联系、组织采访,付出了极大的艰辛。感谢宣传科李莉干事在生活上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使我在西宁得以安心写作。特别感谢邹小庆主任为本书提供的上百张精彩震撼的照片,张张照片都聚焦青藏线并展现青藏线官兵的奋斗与坚守,更凝聚了他对这片土地和高原战友的深情与厚意。

感谢《锦州晚报》曾经的同事李秀艳为我校对了全部稿件,20年超越血缘的情谊融入字里行间。感谢武警后勤基地曹文副政委为我校对了书稿并审阅了图片,尽心竭力,令人敬重。感谢责任编辑巴音老师的辛劳与付出。感谢与感动常在,这本书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与劳动,无法一一述说,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2013年12月,我从北京赶赴甘肃敦煌,再由敦煌来到青海的“兵城”—格尔木。这座由青藏线开拓者慕生忠将军命名、由军人建设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苍茫戈壁中的一颗绿色明珠。一座座军营,一面面军旗,一列列军车,成为西部兵城独特的风景线。军人的橄榄绿,刻写着60载的生命年轮。

由格尔木到纳赤台,就踏上了四千里青藏线。青藏线常年严寒缺氧,被誉为“生命禁区”。青藏兵站部的汽车兵、管线兵、通信兵常年在高海拔的青藏线上驻守。上线之前,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坚强,可是当看到由于高原缺氧,“三站”官兵(兵站、泵站、机务站)黝黑的脸庞、青紫的嘴唇时,还是禁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赶到唐古拉兵站时,已是下午2点,但全站官兵一直在等着我们吃饭。在异常寒冷的昆仑之巅,热气腾腾的饭菜让温暖直达心底。采访结束后,全体官兵列队为我们送行,分手时再敬一个军礼。此时此刻,我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在这片世界最高的土地上,比世界屋脊还高的是高原战友的情谊。

在西藏地界的安多机务站,藏族群众和驻地官兵休戚与共,亲如一家。每逢重大节日,官兵们都会去藏族群众家走访,送去节日食品和生活用品。每到春节和“八一”建军节,藏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与亲人解放军一起联欢。在机务站,我见到了一位藏族同胞。尽管我还不能完全听懂他的话语,但从他飞扬的神情和爽朗的笑声中,深深体会到军民亲如一家的鱼水情谊。

这片土地有太多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太多的牺牲。一位汽车兵常年奔驰在青藏线上,高原反应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手中仍紧紧地握住方向盘。一位通信兵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去抢修线路,线路修通后,人却冻得无法从电线杆上下来,永远地成为了风雪的雕像。2013年4月牺牲的管线兵杨洋仅有22岁,为了保障油龙的畅通,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永远留在了青藏大地。

难忘2004年第一次见到张四望副政委时他那灿烂的笑容,过度的辛劳使他病情恶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选择回到高原。他难舍一生所挚爱的青藏线,化作了青藏高原最温暖的那片暖阳;难忘杨大祥副政委在青藏线风雪中坚毅的脸庞,工作的劳累使他患上癌症。多年没有陪父母过个年的他安葬在了巴山蜀水间,永远地陪伴在父母身边。

风雪高原,牺牲的不仅仅是780多名英烈,还有年年渴望与父亲团聚的孩子们。她的名字叫小茶花,是管线部队二营教导员樊世林的女儿。这是她和妈妈第一次上青藏线去看爸爸,可严重的高原反应,夺走了她花一样的生命,撞碎了一家三口的团圆梦。小茶花被安葬在青藏公路旁,从此昆仑山上隆起了最年轻的墓碑……

在此书的最后,我还要把这本书献给我远在天堂的博士同学—云南大学留学生院院长袁焱。我们曾相约一同行走青藏线,感受青藏高原蔚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她一直关注着这本书的写作,她说她一定是我这本书最忠实的读者。天堂有知,老同学,让文字送去我不尽的思念,让青藏高原的祥云时刻为你萦绕。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已经走过抗癌的5年历程,向死而生,微笑向暖,行走青藏,行走人生。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的所有亲人和战友、朋友和同学,感谢你们温暖着我,感动着我,愿我还有更多的生命时光与你们同行、与文字同行、与青藏线同行。

四千里天路,六十年驰骋。一代代高原军人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把理想和信念融入了这片土地。唯用文字,致敬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青藏大地而坚守奋战在世界屋脊的青藏兵站部官兵,告慰那些牺牲在雪域高原的不朽的英灵。此书,献给我每一位高原战友,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昆仑魂,是为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