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雷声万里闪》演绎陕甘革命的传奇历史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褚 银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1-07 06:02

陕甘烽火的光影温度

——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观后感

■褚 银

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剧照

10月13日,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推出了反映陕甘革命历史的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众所周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唯一没有丧失的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总体上讲是“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

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以1928年我党领导的渭华起义失败,到1934年南梁根据地粉碎敌人六路进攻,建立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为故事背景,全景式展现了陕甘红军、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过程。主创人员以严格尊重历史的态度、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热情讴歌了陕甘边区革命先辈的精神品格,其价值和意义在于使得这段复杂而光荣的革命历史得以用电视剧的方式较为系统地加以呈现,意义重大而独特,选题颇具历史及现实价值。

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是一部结构完整、故事性强、主题鲜明、人物塑造鲜活饱满、情节曲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革命浪漫主义”电视剧,与那些正面表现历史的电视剧不同,该剧没有以历史上真人真事对号入座的方式进行创作,而是另辟蹊径,在真实客观的历史背景下,大处立意、小处着手,用传奇的手法塑造了廖惊北、刘仲然、秦显鸿等一批鲜活的艺术形象。虽然他们和陕甘红色历史人物对不上号,但这些艺术形象所表现出的信念、境界和言行却能在陕甘红色历史人物身上找到根源,并且让人们看到他们在陕甘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足迹。

革命武装的创建和战略战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陕甘根据地领导人准确分析敌我力量和社会形势,创造性提出了适合自己的斗争模式:一是采取以“白色”“灰色”“红色”三种形式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武装。所谓“白色”,就是派党员团员到国民党军中开展兵运工作。所谓“灰色”,就是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所谓“红色”,就是建立党所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二是用“三窟”斗争方式,探索建立了以南梁为中心、关中和陕北为两翼的三个彼此依托、相互策应的战略区,坚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打开局面,保证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这段历史本身就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形成了该剧精彩的故事架构。由于做到了尊重历史和艺术再创造的完美统一,因此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就像记忆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唯有牢记历史,立足现在,才能更好地展望和开辟未来。

(《解放军报》2016年11月6日 05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