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长征人物奖”:从这里感受军人的温暖与厚度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栗振宇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2-06 02:08

文学之外,精神在传递

——第三届“长征人物奖”评选侧记

■本报记者 栗振宇

习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翻看过去一年的《长征副刊》,一批优秀的军旅文学作品承载着不同军人的人生故事,印刻在新闻纸上,也印刻在我们记忆里。此时,这些作品就像时间留给我们的珍贵底片,其中那一张张生动传神的面孔,则成为我们在感受强军脉动、体悟时代精神时的生动注脚。

一如既往,这一届“长征人物奖”评选延续了之前的定位与宗旨,就是力争让评选结果实现高品质文学作品与崇高精神价值的有机融合。“长征人物”不见得都是广为人知的新闻人物,也不见得要创下轰轰烈烈的功业,但是他们一定要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人生的厚度,感受到军人特有的精神境界,感受到时代精神的鲜明烙印。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初衷,我们从过去一年《长征副刊》发表的优秀作品中,遴选了6位主人公作为第三届“长征人物奖”的获奖者。

6篇作品讲述不同的人生况味,6位主人公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空间。然而,当我们再次透过那文字背后的缝隙,品味那一个个充满酸甜冷暖的细节,我们仍然发现这些主人公的故事,就像跳跃在同一条河流里的浪花、生长在同一片森林里的树叶,貌似千差万别,其实在深层次上又有着许多共通的脉络。这种脉络是什么?

这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信念如磐,方可成就人生。这一点,古往今来,莫不如是。特别是今天,当我们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当我们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总不免陡生感慨,坚定信念对于我们这一代军人是何等重要?对我们国家民族和军队的明天,又是何等重要?那些能够做到信念如磐,能够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人,都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敬意。就像阎肃,“这条路认准了,一走就是65个春秋,风风雨雨不回头”,所以“阎肃睡着了,他的精神却醒着”,他的人生故事就像是一面悬挂在身边的精神之镜,就像他的歌一样从未走远,一想起他就能给人某种心理暗示;就像金春燮,一位已经退休两年的老人,为了把烈士精神在年轻人中传递下去,在过去10多年间与抗联烈士结下不解之缘,而今他仍在继续,并且认定“这个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人生有终点,但事业没有终点。当信念坚定在更多人生命中定格的时候,那么我们完成的事业注定是伟大的事业,我们心中的梦想终将洋溢着金色的光辉。

这是矢志强军的热血激情。有人说,一名优秀军人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诚然,军人的品质有很多层面,但是优秀军人从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这种使命既是宏观的,又是具体的。就像排雷英雄蒋俊峰,把排雷当作刺绣一般富有艺术感,他的人生起步于雷场,他的使命也在雷场。就像“80后”导弹营长钟歆明,带领官兵一次又一次用裂空的闪电、撼地的惊雷,阐释了军人特有的担当。雷场和导弹阵地构成了这两位军人的生命空间,也见证了他们对于使命的赤子丹心。当前,改革强军事业正在全面铺开,蒋俊峰、钟歆明们就像一个个缩影,让人们看到改革强军事业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

这是深藏心底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品质。这种深厚的文化渊源,让家国情怀构成了许多优秀中国军人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鲜明特质,更成为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军事文学史上长盛不衰的母题。此次获奖的《英雄探母》和《兵心依旧》就是这样的作品。主人公李郁和王启发,一位是在部队执行任务时身负重伤的军官,一位是已经退役多年的老兵企业家,他们对于家的理解,他们对于军营的眷恋,他们在关键时刻作出的人生选择,都让人觉得家国情怀这样的文化母题,有时候就那么细腻,那么真切,那么荡气回肠。而这一情怀,对于我们国家、民族和军队来说,又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文学的方式,无法把复杂人生一一展示出来,一如我们无法三言两语去概括这6位“长征人物奖”获得者的人生精彩。但是我们相信,他们朴实的行动,他们特有的眼神,他们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姿势,都让一种精神在传递。这种精神曾经让我们这支军队铸就辉煌,也必将在新的长征路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这是一种信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