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战需培育联合文化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郭凤海 张歆伟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1-12 03:02

《解放军报》刊发的《“碗”和“鸡蛋”的哲学》一文作为此次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梳理了外军近年来的联合文化建设实践。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联合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今天刊发的《联合制胜的文化之“道”》,将集中探讨联合文化在未来战争条件下的作用地位问题,以期在更广泛层面上引起读者对联合文化建设的关注。

联合制胜的文化之“道”

——关于联合文化建设的“头脑风暴”系列文章之二

■郭凤海 张歆伟

作为一种特殊的军事文化形态,联合文化体现了一体化联合作战对军队文化重塑的必然要求。联合文化广泛深刻渗透于联合作战体制编制、力量结构、行为准则和模式之中。在信息化高技术战争时代,它是涵养和提升军队联合作战能力的重要文化软实力。

(一)

遂行信息化高技术联合作战,不单要考虑军事战略因素,更要考虑国家战略因素。

当今世界,战争制胜的社会和军事背景更加复杂,政治因素更加凸显。国际与国内、政治与军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此作战方向与彼作战方向等密切联动,必须具备联合意识、联合思维、联合视野才能运筹把握。政略主导战略,全局统领局部。对于我军来说,联合作战指挥人员特别是高级指挥员,既要把眼睛盯在多元参战力量的协同联合、组织指挥上,更要胸中有世界风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准确认知国内外大势和国家发展大局,准确领会和把握国家政略和发展取向,在相关作战领域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研究和掌握人文风俗、宗教信仰、历史源流,具有广阔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视野。只有从国家发展战略入手理解和把握军事战略,才能扼枢执要,真正掌握好军事行动方向、规模和尺度,从而始终把控克敌制胜的战略主动权。

联合文化,首先蕴含的就是统领联合作战行动的“大道”。这个“大道”,包括忠诚意识——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政治要求;求实意识——敏锐察知作战地域天文地理、人文风土,迅速掌握和利用地情民情,形成可行有效的克敌制胜决策;全局意识——自觉顾全、服从服务大局,关键时刻牺牲局部换取大局制胜的自我牺牲精神;协同意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不计得失的自觉联合制胜胸怀;担当意识——勇于前驱、急难险重任务我先上,作战环节出现空缺我补上,强敌压境我顶上的使命担当精神,等等。

“道”,处于联合文化的最高层面。文化为人所创造,又极大影响人的思维见地、行为取舍。革命战争年代,我军高度凝聚、自觉密切协作,甚至常常打破建制、自主协同,展现了高度自觉、顾全大局的战斗意识和向心战斗力,生动诠释了联合文化的本质内涵。历史表明,只有胸怀党和国家事业这个大道,才能成就军事战略之大,成就军人价值之大,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提供根本保证。

(二)

联合作战孕育联合文化。今天,大力发展军事联合文化,使体现联合作战要求的军事战略理念和作战思想、作战力量编成、军事装备技术、军队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等创新元素,通过文化的中介切实注入军队体制编制,广泛渗透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全领域,越来越成为有关国家推进新军事革命的“风向标”。

从我军建设和改革的现实需求看,打造联合文化是我军建立科学完善、富有生机活力的体制编制,打造一支形神兼备、高度融合的联合作战力量的必由之路。历史上,我军“精兵、合成、高效”的优化过程之所以能顺利推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生俱来拥有一种独具特色的联合文化因子,在其中发挥了内聚塑造的积极作用。当前,建立新的领导指挥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建设管理体制,以及相应调整部队体制编制,同样离不开联合文化的塑造和构建、引领和支撑,离不开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文化。只有大力打造相适应的联合文化,切实使联合意识、联合思维、联合方式、联合规范融入骨架、融入血脉、养成常态、变成习惯、形成机制,才能使联合精神成为融于军队体制编制的灵魂,为成功推进改革强军、确保部队能打胜仗,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

正如恩格斯指出,“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差别”。对于联合作战而言,如果军兵种协同、联合得好,就必然显示出“1+1>2”的作战效能。

信息化高技术联合作战,正在使现代战争进入“秒杀时代”,战场制胜力量深刻变化,“物质-能量”“信息-网络”“武器-技术”与“体系-智能”“数量-集群”向“精兵-联合”相融合,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联合文化来引领。联合文化旨在协调军兵种文化,谋求“减少联合行动中的摩擦”,通过“相互认同、彼此包容,有机协调、高度融合,体系作战、联合制胜”,充分发挥军兵种力量结构的整体作战功能。

改革强军进程中,军兵种“联”的意愿不断增强,官兵“联”的行动更加自觉。但是,军兵种力量结构、军事行动中特定的军兵种力量编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毕竟与自然界物质结构不同。它由具有主体能动性、主观意愿和需求、甚至有可能出现主观随意性的人组成,没有深厚而强劲的联合文化养成,没有与这种联合文化密切契合的完善而执行有力的军事法规体系,即使有了新的力量结构也不一定展现出应有的作战效能。甚至,还可能形不成有效联合,导致各自为战、自行其是、全局失败的严重后果。

因此,一支谋求打赢未来信息化高技术联合作战的军队,必须大力加强联合文化建设,使之能够涵养、塑造、锤炼部队有效遂行联合作战的强大“内功”。换句话说,历史上形成的军兵种壁垒需要联合文化来融化,新建构的联合指挥体制需要联合文化来激活,新的领导管理模式需要联合文化来塑型,联合人力编组需要联合文化来熏陶和凝聚。

历史表明,只有联合文化的强大陶冶,大力构建与联合文化密切契合的、完善的、执行有力的军事法规体系,在全新的联合作战力量结构下,割断原来的“关系”纽带、“圈子”纽带、“潜规则”,消除过去习惯的“老部下”“老部队”等部队关系纽带,转变职能定位,转变方式角色,强化依法从严治军和正规化建设导向,严肃军事行动纪律、严格执行战场法规,坚决消除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军事指挥与军事行动导向,才能使联合成为“真联合”。只有这种内功练成了,我军在未来联合作战战场上,才能使力量结构真正发挥强大功能,成为无可匹敌的雄师劲旅。

(四)

没有高素质的联合作战骨干力量,联合作战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对于军人来说,如果缺乏联合文化凝铸,联合文化价值在其心中得不到深刻认同与升华,就不能养成自觉协作、自主配合、能动协同的联合文化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军队武器装备再先进,也很难构筑起真正有效的联合作战体系,很难提高有效遂行信息化联合作战的能力。

在未来战场上,革命军人的血性,是激扬在联合作战行动中的特有之“气”。这是那种勇敢直面痛苦、艰难和死亡的战斗激情,傲然立于天地之间、以铁骨铮铮诠释“杀己以存天下”的豪迈勇气,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献身党和国家崇高事业的浩然正气。面向未来高强度高烈度的联合作战,这种军人之气必须体现为广大官兵“事事尽于我心,时时敢于担当”的养成中。而这,没有联合文化的长期熏陶、涵养、培育,是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

要推进改革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各个领域、各个部位都必须深化拓展。推进联合文化建设,对于完善、提升我军特有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意义重大而深远。联合文化一旦深入军心,就会持续发挥积极强大的催化作用,融入到广大官兵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官兵对于联合作战的深刻认知和行动自觉,转化为激扬在联合作战之中的那股军人之气,推动我军建设的全方位跃升。

军队的转型,很重要的体现为军事文化的转型。只有面向未来联合作战需要,大力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文化,把联合文化深深嵌入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核,实现从形到神、由表及里的深层转型,真正在联合制胜文化软实力上形成优势,才能完成从思想意识、发展理念、行为模式、军事战略、体制编制、力量结构和作战样式的凤凰涅槃,为改革强军注入强大动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