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胜利》:职业军人需要的胜战“慧眼”如何炼就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李相影 张力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6-19 19:1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越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一本好书——《理性的胜利》。今天,我们选取了这本书的后记部分刊发。希望爱好军事的你,一定不要错过!

后记

之所以起《理性的胜利》这个书名,是源于长久以来的渴望和期盼。我们的军队,乃至我们的民族,最为稀缺也是最为紧缺的,是理性、是胜利,是理性的胜利。

中国近现代化的过程,命运多舛,一直伴随着“钟摆式”的革命和改良,排浪般的思潮冲刷着尚未完全启蒙的民众——只是觉得有必要改变现实,却始终不自信需要怎么样的现实。尽管有谭嗣同、梁启超这样的先驱志士,但“赤子心”多被政客利用,结局往往走向反面。于是纵观历史,一次次难能可贵的思想文化启蒙,就这样演变成一场场“运动式”的政治注脚。

这本书看似关注军事思想,实则直指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可以多元、综合、包容,军事思想某种程度上说,也可以多元、综合、包容,但衡量军事思想先进与否的标准,却是唯一的、根本的、纯粹的,那就是战争,要么胜利要么失败。因此,军事思想该是所有思想体系中最坚硬、最活跃、也是最务实的,研究一个国家的军事思想,就能触摸到这个国家意识形态背后的文化基因。

胜利者,是不受质疑的。政治家们可以这样说,对于一名职业军人,对此却要提高警惕。胜利不代表“尽善尽美”,失败并不是“一无是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往往被“千变万化”伪装着,尤其在信息主导、体系聚能、联合制胜的现代战场,职业军人需要的胜战“慧眼”就在这里炼就。

从军事上说,打仗是简单而直接的,结果是冰冷而清晰的,实力强者胜、弱者败,即使四两拨千斤以少胜多,也可以从军事技战术上加以解释。所谓“四两拨千斤”,放大那个“拨”的局部,也一定是在能量上、或速度上、或数量上、或持久力上的以强胜弱。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不存在以“绝对的少胜绝对的多”,也不存在“以绝对的弱胜绝对的强”。

我们的问题是,以“不战而胜”为最高追求的中国传统兵学思想,长期被“重道轻术”“重谋轻技”的观念统治,过分强调“道义至上”“仁义至上”,致使军事技术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应用,进而带来官兵科技素养、理性思维和现代意识的普遍匮乏。为什么说,战略转型最根本的是人的能力素质的转型,最长远和根本的是文化的转型。然而,没有国家和国民的现代化,又何来国防和军人的现代化?所以,现代化这条路,我军任重道远。

军队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当有些人还沉浸在把“不战而胜”作为智慧“标签”怡然自得时,我们的对手却在天天世界另一边的战火中锤炼着真功夫。军人,就该是一把刀,要么不动声色,动手就要见血。“不战”一词不应该出现在军人的词汇中,“善战”“胜战”才应该是军人该时时刻刻思考的。

对于军人,没有哪里不可以成为战场。进入新世纪,世界平了,战争和非战争界限模糊了,高边疆、新边疆、远边疆的威胁突显了,作为军人之眼,此时看到的不仅仅是“全球一体化”“命运共同体”带来的“和谐繁荣”和“长期稳定”,而应该洞悉背后关乎国家安危的瞬息万变,更要看清“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军队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我们提供的“弯道超车”的强军机遇。

我们说,军人的最大荣誉是胜利,不是牺牲。军人最大的浪漫,是用和平时期血与火的持久痛苦,去礼赞战争来临那一天的瞬间绽放。前日,一位朋友对我说:没有战争,军人将成为一群“被诅咒的人”,无法静心去看娱乐节目,无法安心去超市排队,甚至无法全心去谈一场恋爱,兴奋起来像个孩童、失落起来像个老人。我有共鸣,却不知如何作答,于是向他推荐了电影《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这本书没写完,因为当下摧枯拉朽的军队改革,正是一场军事文化基因的再造和重组,身处历史转折当口,对过往经验的梳理总结只能是抛砖引玉的“上篇文章”;如何壮士断腕、浴火重生,到中流击水,做一个历史中大写的“人”,这该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用行动书写的“下篇文章”。

本文节选自《理性的胜利》一书。

注:

作者李相影、张力授权发布

中国军网“新闻策划组”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