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为啥好?有态度的文职人员告诉你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蕾 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6-27 03:02

回顾90年来的辉煌历程,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有红色基因。如今,作为人民军队的一股“新鲜血液”,文职人员也要自觉传承好红色基因。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新疆军区总医院文职人员积极参加高原适应性训练,砥砺打赢本领。赵占勇 摄

新疆军区总医院以驻疆部队戍边先进事迹为教材,教育引导文职人员继承发扬老高原、老边防的优良作风和传统——

激发扛责尽责的无悔担当

■刘程 周辉 解放军报记者 李蕾

6月下旬,在建党96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新疆军区总医院开展系列庆祝活动。革命诗歌朗诵、红色故事会……该院文职人员积极参与,进一步增进了对党史军史的了解,加深了对党的感情,红色基因正融入血脉、植入心田。

“我们在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时,把文职人员也纳入其中,通过日常教育管理常态落实、军事任务实践拓展深化,让红色基因在他们血脉里流淌,迸发出磅礴的强军兴军正能量。”该院院长柳建军告诉记者。

营区雕塑、专题晚会、微电影等,成为红色历史的生动载体;政工网、LED显示屏等信息平台上,红色MV、红色动漫作品滚动播放……耳濡目染中,“小白杨”“相思树”,一个个独有的精神符号深深地烙在文职人员心里;“进藏英雄先遣连”“高原筑路英雄连”,一个个英模集体的精神得到传承。

该院还重点组织文职人员学习驻疆部队官兵戍边先进事迹,感悟他们对党绝对忠诚、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该院皮肤科护士长李东晓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科室对驻疆官兵的牺牲奉献有着直观感受。”来医院工作之初,她就被戍边将士的铁血丹心一次次震撼:许多边防官兵皮肤多处溃烂,心中还在想着早日回到连队;治疗时再痛也不吭一声的汉子,却因一时无法回到高原哨所而潸然泪下……

“曾经有一个待遇更好的工作摆在眼前,但我拒绝了。有人问为什么选择留下,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跟他们讲述了驻疆官兵的故事。跟他们相比,自己太渺小了,我有责任守护他们的健康。”李东晓深情地说。

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工作多年,副主任护师冯雪莲一直把“昆仑女神”姜云燕等先进典型当作事业上的指路明灯。虽然曾获得全军表彰奖励,但她内心一直觉得,战士的认可比所有荣誉都宝贵。

2015年,医院组织医护人员赴高原进行实战化训练。作为医院唯一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文职人员,冯雪莲执意要求参加。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冯雪莲长期患有支气管炎,上高原之前做体检时,医生也建议她最好别去。

“革命军人攻坚克难不怕牺牲,文职人员也是军队的一分子,绝对不能降低标准。”冯雪莲激动地说。

机动途中,高原反应如期而至,冯雪莲出现嘴唇黑紫、心慌气短等症状。整整9天的行程,她硬是挺着,没有轻言放弃。

到达目的地后,冯雪莲顾不上休整,就和战友们争分夺秒搬运物资、搭设野战医疗所、住宿帐篷。当晚,由于劳累过度,再加上严重水土不服,冯雪莲患上了肺气肿和变异型支气管哮喘,不得不被送往三十里外的营房医疗站接受治疗。在那里,她看到了很多比自己病情更加严重的官兵。那一刻,她更深刻地读懂了高原边防军人,也更坚定了扎根高原、为兵服务的信念。

在接续红色血脉的过程中,该院文职人员兵味更浓了、战场意识更强了。2016年7月,该院组织30公里野外徒步行军。作为医院重要组成力量,文职人员也纷纷要求参加此次行军。“全程30公里下来,文职人员队伍没有一名同志掉队,有些刚从地方进入文职人员队伍的新同志,在团队其他成员的鼓励和帮助下,也咬牙完成了挑战!”该院宣保科科长邢宗玉感慨地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