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副刊·故事兵阵”特别策划:今又七月七日!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曹慧民  孙犁  张保田  李占恒责任编辑:杨红
2017-07-07 05:05

我站在小方站立的长城上

■张保田

楔子

我们行进在八达岭长城上。在随身携带的20多幅长城老照片中,我最关心方大曾拍摄的照片“在长城上”。画面上的长城还算完好,长城顺山势攀援,前景3个孩子席地而坐。我们的任务是找出“在长城上”究竟拍摄的是哪段长城,我推断应该是八达岭一带。

上午11时,我和王建军从南一楼出发,先是在南二楼到南三楼之间发现一段类似“在长城上”的墙体,但仔细辨别后否定了。从南三楼继续前进到南四楼难度就大得多,距离长,坡度陡,阳光直射,高温下挥汗如雨。时间接近正午,11时54分,终于前方出现了与“在长城上”完全重合的城墙曲线。特别是左侧墙根下与墙体交错的岩石,又一次成为寻找老照片拍摄地的充分判据。

这是一次成功精确的约会。既是在预定地点与长城的约会,也是穿过历史时空,与青年战地摄影家方大曾的约会。

(插图:朱凡)

方大曾,20世纪30年代充满传奇色彩的青年摄影家,第一位现场报道卢沟桥事件的中国记者,抗战中第一位为国捐躯的战地记者。数十年来,他的家人却宁愿相信他只是失踪。

1912年,方大曾出生在一个民国外交官的家庭。上中学时,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照相机。在那个年代,多数摄影师把镜头对准达官贵人,演员名流。而方大曾则更多地通过镜头聚焦社会底层人民,记录他们的生活劳作。人力车夫、缝穷者和矿工等频繁进入他的取景框,逐步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卓越的纪实摄影家的可贵品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方大曾拿起相机开始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方大曾与著名报人范长江相遇。范长江了解到方大曾做战地记者的志向,引荐他到天津《大公报》工作,方大曾自此正式用“小方”的名字,在战场发回战地报道。

这年11月,小方在北平写成《宛平之行》采访记。年底,他前往绥远抗战前线,进行了长达43天的采访,拍摄了大批前线照片,完成《绥东前线视察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小方第一时间前往卢沟桥采访,拍摄了“保卫卢沟桥之我二十九军战士英姿”“我们为自己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卫国捐躯”“民众慰劳”“敌机轰炸我保定车站”等专题摄影报道,在国内外各大报刊刊发,向国内外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战。

同年7月23日,小方寄出“卢沟桥抗战记”报道,28日再次与范长江、陆诒等人相遇。他将拍摄到的大量底片交给妹妹方澄敏冲洗和保管。

1937年8月,占领北平城的日军继续扩大侵略战争,图谋侵占张家口、大同,直至太原和绥远等战略要地,派出其主力第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沿京张铁路向北平西北方向攻击前进,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反击,史称南口战役。小方冒着日军的炮火,深入到南口战役前线,撰写了“血战居庸关”战地报道,发表在《大公报》上。

9月30日,这是能找到小方最后消息的日期。这一天的《大公报》发表“本报战地特派员小方”撰写的战地报道“平汉北段的变化”,文末注明9月18日写于保定,发自蠡县。此后小方就杳无音讯。有人说在同年12月9日的纪念活动上看到过他,但是这条线索没能给小方的家人带来真正的宽慰。

方大曾在战火纷飞中消失了。那一年,他刚刚25岁,他留给世界的是数十篇抗战前线通讯报道,800余幅摄影底片,和永远朝气逼人,一心报国的“小方”形象。

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将方大曾留下的底片放在一个木盒子里,这成为方澄敏后来寻找、追忆哥哥的寄托。直到方澄敏老人也步入晚年,最后将底片全部捐献给国家博物馆。

方大曾的家人有两个愿望,举办一次方大曾摄影作品展,为他出版一个摄影专辑。这后一个愿望尚未实现。

今年是“卢沟桥事变”80周年,小方亲临前线报道了那场事变,随后同一年失踪。所以,今年也是他牺牲80周年。今天,我们与小方在长城上相会,这里是东经116度0分20秒,北纬40度21分3秒,海拔高度720米——当年小方拍摄“在长城上”站立的地方。当年小方在这里看到的是山河破碎,战火弥漫,人民流离。今天在这同一段长城上,已经接待了近2亿中外游客,我们看到的是灿烂的阳光和欢乐的游人。

我用这种方式来寻找方大曾,述说他的故事,表明我们没有忘记历史,表明我们对方大曾的尊敬和纪念。

作家小记:张保田,山东蓬莱人。计算机信息学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长城学会理事,长城学专家,抗日战争史学专家,摄影家。平遥《抗战·长城》民间寻找战争遗址影像展联合策展人。伦敦奥运会查令十字街图书馆中国长城摄影展主创,出版专著《追寻远去的长城》和《长城记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