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风采》:中国保尔•柯察金的“文学现象”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苏煜尧责任编辑:杨红
2017-09-27 19:08

他的文字从战火硝烟中来

“龙文百觥鼎,笔力可独扛”。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作能力和水平。有筋骨、有温度、有分量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的是与时代进步要求相一致的内容,彰显的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在有形的疆场/无形的火坑/被按在命运的案板/刀砍斧剁……那个十七岁的小山东/在穿越生死线时哭了/但他没有退却……十八九岁的云贵川/点燃血性的火焰/刹那间/空气撕裂/火光冲天/分不清谁化作灰尘/谁走进烈火中永生”(《穿越》)“它是超越时空的枷锁/是穿越族群的捆绑/是生与死的交易/血与泪的赔偿/我厌恶它、诅咒它……和平/只有和平/才是民族最深沉的大爱/最慷慨的大义/才是军人最高的荣誉/最大的奖章”(《硝烟》)

史光柱的文字如同刻刀,深深刻下了他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向往、对战友的情深和对生命无力挽留的痛感。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简洁的文字中既有战场残酷惨烈的无情,也有英雄事迹赞颂追思的有情,更有作者对和平的渴求。

“阴阳相克的两极/维纳斯与魔鬼的对弈/是死亡游戏/死亡来临的时候/红舌头一卷一缩 一缩一卷/……最耐不住寂寞的是枪口/最不安分的是心/最痛苦的是眼睁睁/无力救 也无法救/最浅的是伤口/最深的也是伤口/比伤口深的不是井/不是海 不是苍穹/而是血泊中回望的最后一眼”(《阵地》)

史光柱的文字是悲壮的,源于他人生的悲壮,所以他的笔下有阵地、壕堑,飞迸的硝烟烈火,铿锵的誓言和滚烫的鲜血;史光柱的文字是绚丽的,源于他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所以他的悲壮蕴含着美。这种悲壮美在他的散文、杂文中也处处可见。

军人,刚毅是灵魂,牺牲是本分。面对死亡,“血泊中回望的最后一眼”对活着的战友而言,是比海和苍穹还要深的伤口。史光柱用形象的比喻和对细节的刻画把无力拯救战友而引发的生命中的疼痛和灵魂的抽动,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读者。在感受史光柱文学情怀的同时,更能深切体会他的真情流露和思想升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