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这些地方曾留下解放军报记者的足迹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颖姝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7-11-13 15:43

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11月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属于记者自己的节日。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确定将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自此,记者节成为继教师节之后中国独立确定的第二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

记者是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职业,他们追求事实真相,记录社会变迁。而军报记者可以说是记者中的“战斗机”,他们钻过猫耳洞,冲过生死线,翻过冰大坂,穿过无人区,挖掘采写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新闻佳作。

在第18个记者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再回溯一下军报记者当年走过的足迹,在崇山峻岭、雪域高原、大洋深处、边海防一线

在最高的地方

军报记者李启科(左三)在海拔5000多米的登山营地。

1978年,军报记者李启科随中国登山队赴珠穆朗玛峰采访。那是中国登山队和伊朗登山队商定进行一次联合登珠峰训练,李启科坐进一辆拉登山器材的解放牌货车驾驶室,从西宁向珠峰进发,颠颠簸簸、走走停停半个多月后到达登山大本营。这里海拔5000多米,氧气含量只有内地一半。几天后,一道来的20多个记者中,陆续有一大半被送下山。而李启科的身体也出现了异常,可作为唯一一个穿军装的记者,李启科咬牙坚持到了最后。

军报记者江志顺在珠峰海拔近6000米处拍摄冰塔林。

1981年,记者江志顺在跟随“八一”登山队到珠穆朗玛峰冰塔林采访时,克服了各种危险,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其中《顶峰在召唤》在第1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荣获铜奖。

军报记者徐生在神仙湾哨所。

2001年6月,军报记者徐生登上世界最高哨所——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采访边防某团政委卫庆荣的事迹。

“喀喇昆仑山,共和国西部的雪域边关。这里,极度缺氧,终年封冻,成为世人难以涉足的‘无人区’和‘永冻层’。初夏时节,记者一行背着氧气瓶,一步三喘,登上了世界最高驻兵点、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在雪域高原采访的日日夜夜里,尽管缺氧使记者胸闷气短、头痛欲裂,但卫庆荣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忘记了高山反应带来的痛苦。”

神仙湾的恶劣气候、采访对象的感人事迹和记者的敬业奉献在徐生此行撰写的名为《喀喇昆仑擎旗人——记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新疆军区边防某团政委卫庆荣》的新闻稿中得到充分展现。

在最深的地方

2004年2月,记者钱晓虎在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22艇采访。

2004年,军报记者钱晓虎走进东海舰队某支队322艇采访,记录下了如火如荼的潜舰实兵对抗演练。近年来,他走遍了万里海疆的山山水水,多次随中国海军舰艇横跨三大洋,足迹遍及五大洲,先后参加了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演习、随舰出访“美加菲”及“俄英西法”、汶川抗震救灾、首批亚丁湾护航、“和平—2009”等重大采访任务,海上航行里程16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7周。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可以说,他见证和亲历了海军成长壮大的步伐,对人民海军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历程有着深切的感悟与思索。

在最冷的地方

记者段继文、邓文方随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采访。

1984年11月,军报记者段继文、邓文方随我国首次南极洲考察队到南极建长城站。他们横渡太平洋,闯过被称为航海家坟墓的德雷克海峡,行程11000海里,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险。在南极的六十多天里,他们几乎天天爬冰卧雪,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踏着没膝深的积雪,攀上令人生畏的冰盖和海岸滩头,拍摄南极的冰川奇景,记录中华民族健儿建设南极长城站的英雄壮举。其中,以段继文赴南极洲采访为素材撰写的题为《南极的曝光》报告文学,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大型丛书《当代军人的风采》总政治部卷《为长城增辉》一书中。

军报记者冯凯旋在黑龙江省漠河某边防站采访。

1999年12月初,军报记者冯凯旋在黑龙江省漠河某边防站采访,几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东北:珲春、珍宝岛、黑河、漠河……冯凯旋认为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到第一线。“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你不在现场,就是失职。特别是当战士们都冲上去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冲上去,就更是失职。”她还强调要将镜头对准战士。“能为战士们拍点东西,我非常荣幸!”在一次采访中,冯凯旋说道。

在最热的地方

记者杨学泉(左三)在南沙采访

1992年5月军报记者杨学泉访遍了我南沙诸岛礁。坐在礁堡平台上,他听围成圈的战士讲他们守礁的故事。和战士们在一起,难辨你我,这或许就是军报记者深受部队官兵欢迎的重要原因。

一天,杨学泉拖着病体登上南沙东门礁,望着战士们在挡海浪的墙上摆放的36盆太阳花,触景生情,写下《致太阳花》的小诗,并在与官兵的联欢会上含泪朗诵。水兵被深深打动,摘来几朵盛开的太阳花献给他说:“谢谢杨记者,你看懂了太阳花……”。不幸的是,1993年5月4日,杨学泉在内蒙边防采访途中发生车辆事故,光荣牺牲。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杨学泉仍在进行采访工作。

1992年元旦,记者江宛柳随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执行远洋测控任务

作为远望号历史上第一个随船远航的女记者,江宛柳亲历了远望号诞生10年最艰险的一次远航。她经受了整整7天7夜的狂风巨浪,目睹了远望号在赤道上临危受命高速航行,抢救卫星。“亲历了这般紧张、危险、悬念、压力,我真正感受到战斗中军人的勇敢、担当、责任和博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江宛柳在2016年庆祝解放军报创立60周年纪念特刊中写道。

在最远的地方

1987年9月,记者范炬炜在珠峰海拔6000米的亚汝雄拉采访。

1986年3月6日,范炬炜和军报另外一个记者张友谦从辽宁省鸭绿江口,即中国大陆海岸线零公里处出发,开始了环绕中国大陆周边的连续采访报道。“中国大陆周边行”在中国新闻史和中国历史上皆属首次,开中国新闻史之先河。解放军报专门开辟了“本报记者海疆行”和“本报记者边疆行”专栏。

中国大陆18000余公里的海岸线,范炬炜他们是骑着自行车,用1年时间连续走完的。踏车万里海疆行,他们在严寒酷暑中风餐露宿,采访了全军绝大多数海防哨所和海军所有舰种、艇种和海航部队,并登上了沿海50多个主要岛屿。

记者范炬炜在非洲好望角采访时留影。

2002年底至2003年初,范炬炜随“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出海远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绕过好望角,执行“神舟四号”飞船海上测控宣传任务。在这次创单船出海时间最长、跨越海域最多记录的海上航行中,他和船员们一起闯台风斗恶浪,全程记录了任务过程。为了准确完整地记录历史,范炬炜连续7天7夜没有离开指控室,仅靠在测控间隙啃干粮、伏案小憩维持体能。任务结束后,极度疲乏加之晕船的折磨,他是被人架下来的。此间他发回的《神舟,我们牵住你啦!》、《神舟,我们领你回家!》等现场目击稿,成为军报这一期间最具特色的独家报道。

在最险的地方

记者高艾苏跳出舱门的瞬间。

1995年7月25日,经过短期训练,高艾苏作为军报记者随空降兵飞上蓝天,从800米高空跳伞。就在高艾苏跳伞前,一个女伞兵因为伞包故障,牺牲在赶来参观的母亲面前。部队几次来电话商量:“部队刚牺牲一名老兵,记者还跳吗?”高艾苏立下生死状,请空军宣传部直接向空降军军长政委报告:“跳!”  

空降场上,军长马殿圣亲自为他戴上“中国空降兵”徽章,说:“你将和你的伞衣一起写入空降兵军史!”他采写的“战士教我叠伞包”等5篇《空降兵伞降训练亲历记》,用第一手材料,全新地向读者展示了空降兵的生活。  

姜兴华在扫雷现场采访。

边境扫雷是20世纪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一次扫雷行动。军报记者姜兴华先后多次深入雷区采访,此雷区被扫雷专家称之为“世界最难扫”的雷场。1998年4月,姜兴华随扫雷官兵来到了雷场,亲眼目睹了官兵们征战雷场,放飞和平鸽的壮举,并带回了《老山响起扫雷歌》等新闻报道,生动记录了扫雷官兵条件之苦,方法之高,进度之快,消耗之小。

在最苦的地方

1990年9月,记者唐念祖徒步赴墨脱途经多雄拉山口时留影。

1990年9月,军报记者唐念祖徒步赴墨脱,她是第一个走墨脱路的汉族女性,那年她40岁。翻越果多雄拉山,走过两旁皆是白骨的道路,穿越过喜马拉雅大峡谷后,唐念祖在体力几近透支的情况下到达墨脱。这一趟,她带回来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纪念画册所需的照片,并在多年后写下了《一个弱女子的墨脱之路》,讲述了这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1993年,记者李靖徒步到西藏墨脱采访。

1993年秋,李靖也徒步来到墨脱,这是他第一次进墨脱。李靖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徒步500多公里采访了墨脱的各个连队,是至今唯一翻过蚂蟥山徒步5天到达三连的摄影记者。他挑战生命极限拍摄的摄影专题《漫漫墨脱路》,加上充满激情的日记刊出后,立即在军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并在各类影赛中屡获大奖。 至今的20年间,李靖4进墨脱,用镜头见证了这条“最美”与“最险”并存的“天路”,记录下了这条“天路”上的失败与无奈、艰辛与泪水、顽强与不屈、光荣与梦想……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正式通车,《解放军报》整版刊发了李靖的新闻摄影专题《幸福墨脱路》,并被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转载,引起网友追评,受到军内外广泛关注和赞扬。

“军事记者就是要关键时刻冲得上,挺得住,拿得下。”这是解放军报社一位新闻前辈的经验之谈,也是军报记者采访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年,军报记者的采访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边防哨卡,天涯海角。他们记录下的不仅仅是官兵生活、海陆风景,更是披荆斩棘、破浪前行的强军之路!

(综合整理新华社、解放军报、人民网资料)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