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大型节目《信中国》自3月9日播出以来,共展出了46封共产党人的书信。在根植中国文化底蕴的情境中,通过书信连接时空,再现了人性的光辉与信仰的力量,诠释着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6月18日,《信中国》在端午节迎来收官之夜,回顾整季《信中国》,封封真实家书讲述的是一个个不同的英雄形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人,《信中国》至始至终讲述的正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故事。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他们情真意切的封封书信,用文字构建“影像志”,让观众看到了更加真实、鲜活、充满情感的共产党人:他们无私无畏、情深意切,他们有理想、有信念,他们爱生活、爱家人,他们爱国家、爱人民。
在70年前的战场上,本来早应函达问候,奈何战在紧要前方,双亲大人,若我难归,请必保重玉体;家中的妻,若我难回,望勿以我为念;亲爱的儿,不要忘记,未曾停止爱你。正是这样一封封浸染着英灵血迹,承载着浓厚家国情怀的书信,用不加修饰、最温和也最爆裂的手段,闯入了人们的心灵,使每一个在看过该节目的革命军人,心中都激荡起一股浓如火、烈如酒的爱国情怀,就是这一封封饱含着爱国情、顾家情的书信,到如今仍然闪耀着现实意义的光芒,从精神根源上为改革注入了坚韧悠长的动力。
血肉之躯堵枪口,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黄继光,正气凛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不立功不下战场”,短短的几个字,映照出一个为扶大厦之将倾、救万民于水火中,不惜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铮铮好汉形象;将红妆换作戎装,毅然毁家纾难的赵一曼,“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用以死殉国代替千万虚言,为那个还存在麻木、困惑、愚昧的时代,上了一堂最炽烈、振聋发聩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