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这一年:5位基层一线的奔跑者讲述自己追梦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思远
2019-12-31 11:29

 

没有“关系” 真的没关系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上士 王志鹏

“经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本次选晋士官的有王志鹏……”12月上旬,当士官选晋结果最终公布时,我真如战友们所说毫无悬念地留队了。

今年是我军旅路上的关键之年,面临晋升中级士官的激烈竞争。这一年,为了实现留队的愿望,在连队表现一向很出色的我拼劲十足,先后多次打破了营里的专业比武纪录,并在年度实弹演练中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上级表彰。

“志鹏,你专业过硬,又为连队建设付出了很多,这次士官选晋你肯定能留下。”“没错,你干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今年士官选晋前夕,战友们在闲聊中都对我充满了信心,认为我顺利晋升是“板上钉钉”的事。

我将自己与同年的战友比较了一圈,也自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然而旅里士官选晋的计划下发后,志在必得的我还是感受到了压力,因为连队今年选晋中级士官的指标比往年大幅减少,同年兵只有一个留队名额。

“这次晋升名额这么少,与我一起竞争的既有‘军三代’,也有经常被机关抽调的‘小能人’,论关系我完全没有优势……”虽说对自己有信心、对连队有信心,但事情到自己头上难免又有些胡思乱想。一连几天,我都吃不好睡不香。

上士赵伟曾是我的新兵班长,如今我担任六班班长,他担任七班班长,我的一举一动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一天晚饭后,赵班长把我叫到一边说:“志鹏啊,你是不是为士官选晋的事担心?”看着熟悉的老班长,我把心中的顾虑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告诉了他。

“志鹏,我说你真是糊涂啊!这几年,全军深入纠治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务严之又严。前不久,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召开,对加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和规范。现在连队的风气这么好,你又不是没看到。”赵班长一边批评我想得多,一边安慰我说,“能不能留队,拼的是实力不是关系。你的工作全连战友都看在眼里,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老班长一席话,让我长舒一口气,随后便一门心思投入到士官选晋的各项工作中。在理论考试、体能测试、专业考核中,我都以绝对实力排名第一;民主测评环节,我的得票数也在同年兵中遥遥领先,最终如愿留队。

年终岁末,回望这一年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只要好好干工作,没有“关系”真的没关系。

二十七项好政策 给我更多获得感

■火箭军某旅综合保障营下士 邢国庆

“国庆,旅机关要求连队告知在外休假、学习的同志,现役军人及持有军人保障卡的家属到军队医院门诊就医‘一卡通’制度,这个月13日开始正式实施了。”今年4月,指导员杨胜刚高兴地向正在北京学习的我传达了一个好消息。

根据传达的上级通知精神,我在外学习期间如有看病就诊需要,可以持本人军人保障卡到非体系医院门诊就医,在门诊挂号、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享受与该医院体系内同级别人员同等医疗待遇,不用再进行任何行政审批。

指导员一席话,让我百感交集。以前,若要去非体系医院看次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2016年,正在老家休假的我患上了重感冒,虽然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所部队医院,但一想到需要转诊、审批等一系列烦琐手续,最终只得作罢。

没想到,我很快就成了这项新政策的受益者。6月中旬的一个休息日,我和战友相约打篮球时,不小心拉伤了左肩。经过学习单位的门诊部治疗后,病情仍然没有得到缓解,我决定到就近的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就诊。

一进医院门诊大楼,只见挂号的人群排成了长队,当我正在犯愁能不能挂上号时,只见一个显眼的位置写着:军人请上6楼挂号。一路上,根据医院的标识和导医的指点,我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挂号、就诊、检查、取药……

这次就诊,让我体会了“一卡通”政策带来的便利,也切身感受到了军人的职业自豪感。这一年,虽然我大部分时间在外学习,但再也没有为看病犯过愁。而在学习期间,连队战友源源不断地向我传达了一个个好消息——

“大力褒奖官兵牺牲奉献精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家属来队住房条件、为符合条件的未随军配偶发放生活补贴、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细细一数,新出台的政策制度足足有27项之多,都是广大官兵盼望已久的。

学习结束回到单位,恰逢旅里组织政策制度宣讲。在课堂交流环节,我结合自己这一年来的亲身经历,深有感触地说:“一年中出台这么多优惠政策,让我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做一名能打仗打胜仗的兵!”

我重新找到了 当兵打仗的感觉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上士 陈和诞

“陈班长,真棒!”12月初,当我拿到三等功奖章和证书的时候,万千感慨涌上心头。这一年,我虽然干得很辛苦,但内心格外的轻松和愉快。

前年,我从连队调到营部担任文书兼通信员。在一些人眼中,营部文书兼通信员是个闲职,每天与电话、文件、资料、数据、表格等打交道,相当于一个抄抄写写的书记员。其实,这个岗位的作用十分重要,命令上传下达都要通过我。

一次演练,兄弟单位一位连队文书在接转通知时,由于对上级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结果导致全连被“包了饺子”。演习通报时,这名文书受到了严肃的处理,我深受震动,提醒自己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军事素养和业务水平。

营部文书兼通信员属于全训人员,工作和训练任务比在连队时还繁重。说实话,任务重、训练苦并不怕,我拿出在基层当炮手的那股子拼劲儿,很快就在新的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但让我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是,这个岗位折腾人的事真不少。

“丁零零……”一天临近熄灯,机关某个科室突然打来电话要求核实一项数据,而且要求连夜上报。我心里想:“当文书才2个多月,这项数据我已分别给不同科室上报了3次,机关之间难道没有共享吗?”

重复上报数据、补本、提前迎检等,这些事让我既恨又怕。恨的是它影响和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我的工作离练兵备战越来越远;怕的是我如果不认认真真地完成它,少不了要挨批评,还要让单位替我“背锅”。

这些事务性工作占用了太多时间,我的训练时间不得不被大幅压减,眼瞧着训练成绩不断地滑坡。到年底“算账”时,我被军事训练给“一票否决”了,与评功评奖无缘。“陈班长,你现在好‘虚’啊……”甚至有战友开始打趣我。

今年初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军委都下发文件,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我明显感到忙乱的现象大为改观:通知不再云山雾罩,内容条条是干货;各类材料极少要求重复上报,检查不再单纯地翻本子、查记录……

被解放出来的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练兵备战中,很快就重新找到了当兵打仗的感觉。今年年终考核,我的军事训练成绩名列前茅,总评优秀。这不,经过民主测评和党支部研究,我如愿荣立了三等功。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李佳豪 通讯员 段鑫、王鹏、王佳男、吴阔、罗周清、顼洋、李宗霖、黄武星整理)

图片摄影:王谭、高攸青、陆阔、张亮、李亚林、陈程、管永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