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担使命之责,敢做开拓先锋
作为人民海军驱逐舰事业的拓荒者,他们肩负着“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历史使命。打头阵、当先锋,已然成为这个支队的行动自觉。支队政委孙健曾说:“从成立第一天起,勇于担当、勇争第一就像一颗种子,在驱支人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成为他们心中最高的精神诉求。”
——承接首舰,他们敢为人先。
60载风雨兼程、不懈奋斗,每一艘战舰的入列服役,都凝聚着支队官兵开拓、敢为的精神传承。
1954年,支队组建之初,对于当时大多数从陆军转行,文化程度不高的海军官兵来说,驾驭现代化驱逐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装备陌生、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一堆难题摆在眼前。仅两年后,在辽东半岛陆海空三军协同演习中,支队官兵熟练地操纵着这些海上“金刚”,加入战斗序列,这个跨越比苏联海军训练教材规定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1970年12月,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下水。从此,他们承担起为中国驱逐舰试验试航的重任,试验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极具风险性、甚至是破坏性。
他们面前是一片险象环生的海洋,做抗击风流试验,战舰在茫茫大海上等待台风。一天,两天……一直等到第九天,10级台风终于来临。狂风卷起巨浪,舰艇剧烈震动,有的仪器发生故障,桅杆扭成了麻花状。在工厂船坞检查的时候,螺旋桨竟然大面积的腐蚀剥落。
服役期间,济南舰先后完成舰艇适应性试验、火炮危险射界试验等试验任务1400多项,建章立制280多项,被誉为“国防现代化装备试验开路先锋”,荣立集体一等功。
1994年,国产第2代导弹驱逐舰首舰哈尔滨舰入列,全体舰员集智攻关、拜师学艺,用最短时间使战舰形成战斗力,被中央军委授予“海上先锋舰”荣誉称号。
2006年,国产第3代某型导弹驱逐舰沈阳舰加入支队战斗序列,优异的整体作战性能使其迅速成长为威震海天的“中华神盾”。
组建至今,这个支队先后承接中国海军4代驱逐舰首舰,率先编拟新老驱逐舰各种部署职责、条令条例数百种,创新战法训法数百个,为同类舰艇列装服役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兄弟部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挺进深蓝,他们勇当先锋。
1980年,济南舰、银川舰、西宁舰奉命担负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海上保障任务。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穿越岛链,进入太平洋。
这次远航东西横跨50多个经度,4个时区,南北穿过40多个纬度,经过4个台风生成带,往返航程达8000多海里,中途不停靠任何码头。
2002年5月15日,青岛港一声悠长的汽笛,拉开了人民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的序幕。以青岛舰为指挥舰的舰艇编队扬帆启航,历经132天、3.3万海里的壮阔航程,先后访问10国10港,航经15个海峡水道,6次穿越赤道,创下了国产战舰航程最远、航时最长、一次出访国家最多的记录。
——合作交流,他们展大国担当。
2014年5月,东海某海域,中俄“海上联合—2014”实兵演习如期举行。海上实际使用武器作为演习的压轴大戏,考验着参演各舰的实力。
“方位XX,距离XX,发现海上目标。”霎时,战斗警报响彻全舰,全舰官兵进入临战状态,战斗一触即发。
“目标稳定跟踪,请示射击!”
“射击!”命令传来,哈尔滨舰主炮怒吼着喷出红色火焰,一枚枚炮弹呼啸而出。根据弹着回波显示,哈尔滨舰首发命中。
演习结束后,俄方总导演、海军副总司令费多坚科夫专程跑到哈尔滨舰,拍着舰长石磊的肩膀说:“干得漂亮,中国海军!”
驱支人深知:履行国际义务,展示国家形象,是这个部队的使命所系。
2014年1月7日,正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靠泊补给的盐城舰,接到紧急命令:即刻启航,奔赴任务海区,确保首批叙利亚化武海运护航任务圆满完成。
凌晨2点,盐城舰在国外陌生港口、夜间、无引水、无拖船协助的情况下,连夜紧急出航,准时抵达护航海区。接下来的3个月,他们与俄罗斯、丹麦、挪威等国家舰艇联合行动,顺利完成了7批次护航任务,用果敢坚定的行动,展示了大国担当。
这就是驱支人勇担历史重任,追逐深蓝梦想的身影。这些年,他们屡次在走出国门的重大军事任务中展露身姿:
——25次参加中外联合军演,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3次参加护航,不少官兵已经两赴亚丁湾,现在他们正准备又一次启航出征;
——11次出岛链战备巡逻远海训练,大洋上练兵,实战化对抗,支队远海机动作战能力持续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