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到"部队":我军联勤改革要跨越啥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建伟 汪学潮 刘磊 等责任编辑:王俊
2017-04-18 15:53

从“部”到“部队”,不仅联勤保障的力量体系发生了变化,而且联勤保障的对象和任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看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当“老联勤”遇到“新联勤”

——追踪沈阳联勤保障中心联勤干部王桂相的一天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汪学潮 刘 磊

王桂相

引子

新的联勤保障中心已成立运行半年。和“老联勤”比起来,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联勤”到底有哪些新变化?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探访沈阳联勤保障中心,认识了一位“老联勤”——该中心供应处副处长王桂相。

王桂相是名副其实的“老联勤”:从原济南军区空军某场站到原济南军区空军后勤部,2004年全军“大联勤”试点又被调到原济南军区联勤部工作。经历多个联勤业务和领导岗位的王桂相,见证了我军联勤改革的发展历程。如今,随着联勤保障中心的成立,王桂相又一次站在了联勤改革的新起点上。

滴水见太阳!记者追踪这位“老联勤”在“新联勤”岗位工作的一天发现,王桂相在联保中心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感,生动地展现了“新联勤”的新发展、新变化。

某场站紧急为战机加油。摄影:张颖

没有领导管理权

服务保障更高效

上午8时,记者走进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机关,发现负责军需物资油料的部门已更名为“供应处”了。

“您好,听说你们有两台加油机出现故障,我们中心巡修小组正好途经你部,只需补报个计划,就可由我们来修理……”走进王桂相办公室,他正为某新转隶部队主动协调油料设备维修事宜。

“还没提需求,就主动上门服务,您这靠前意识也太强了!”记者原本半开玩笑的一句话,没承想王桂相却正色答道:“自觉为官兵、为部队服务是‘新联勤’职能、工作方式转变带来的最直接变化。”

过去“老联勤”时,军需物资油料部是原军区机关二级部,对所属部队既有业务上的领导管理权,又有物资上的支配调拨权,对下打电话既是通知又是命令。王桂相告诉记者,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联保中心与战区内的军兵种部队是兄弟单位,行政上、业务上都没有隶属关系。

“从联勤保障‘部门’到联勤保障‘部队’,一字之差,折射出职能任务定位的变化。”王桂相坦言:“从过去的领导机关到现在的服务机构,一开始我们都不适应。可在联保中心党委引导下,我们很快找准了自身定位。那就是,告别‘粮草官’,真正把自己当成服务部队、保障打赢的‘办事员’。”

“副处长,你们现在服务效率真高啊!我放下电话没多久,中心的巡修小组就到了……”采访中,先前通话的基层部队助理员打来电话致谢。王桂相感慨地说,联勤保障中心突出服务保障功能,主动了解部队需求,倾听官兵呼声,使保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说话间,王桂相接到中心所属某油料仓库报告:陆军某部后勤部军运油料处郭助理一次性请领10吨车辆防冻液,全部给付之后库存不足,是不是调整一下,先给付一半儿?王桂相当场回复:全额给付!

这要在以往常常会进行核减,但现在必须按需保障,不能让部队多跑路。王桂相告诉记者,手中没了管理权,靠什么来统筹保障部队?归根到底就一句话,根子还要从服务保障理念上进行转变。

过去信息不互联

如今一网联全军

吃完午饭,记者发现许多机关干部都没回宿舍午休,而是直接回到办公室,其中就有王桂相。

一到办公室,王桂相打开电脑,运用“军油工程系统”签发领油通知单。“如今请领油料,部队直接通过网络上报军兵种机关,再由军委后勤保障部综合全军油料仓库情况,通过网络审批精准拨付,效率成倍提升。”谈起这些,王桂相兴奋不已:“新联勤”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就是打通了军兵种和属地化的网络壁垒,真正实现了一网联全军。

记者看到:王桂相在电脑屏幕上轻点接收转供油料申请模块,确认军委后勤保障部的相关批复后,打印相关申请凭证,对照请领凭证要求,敲击键盘通知某油料仓库发油,全程仅用了20分钟。

“老联勤”时期,由于过去原军区和各军兵种都有自己的油料供应管理平台,在原有建制下依托不同软件平台进行作业,数据无法实现互通互联,油料指标划转不能实现一卡通,基层部队请领一次油料,需要带着介绍信、公函等相关材料四处跑手续,一趟下来有时候得好几天。

王桂相介绍说,“新联勤”成立以后,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开发研制的“军油工程系统”,实现了中心所供部队在油料指标请领和分配、油料调拨提运和油料统计核算的一体化,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好处还不只此。王桂相轻点调拨运输计划模板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油料从某石化公司出厂到装车,再到某油料仓库直至进入部队运油车的全过程,既方便调控库存,又有助于油库提前做好油料接收准备。

“新的联勤保障体制实现了从‘心连’到‘芯联’的跨越!”王桂相自豪地说,通过构建纵向贯穿各层级、横向连接诸军兵种的一体化网络,部队真正突破了制约多年的保障瓶颈。

过去联保不联训

如今联训成常态

下午3时,供应处组织业务学习。记者从门缝一瞄,一名大校处长带着七八名身着不同军种服装的同志,正聚精会神学习业务知识。

走近仔细一看,每个人手中的学习资料竟然都不尽相同。王桂相面前摆的厚厚一摞资料,既有中心所属油料保障实体业务建设现状、库存物资数量,又有各军兵种的油料保障特点和需求,甚至还有各军兵种武器装备战技术性能和作战战法等内容。

“马上又要参加空军某部的联合演习,不提前做点功课怕到时出洋相!”王桂相告诉记者,“以前联勤只针对单一军种进行保障,现在要面对保障区域内所有军兵种部队。如果不懂军兵种常识,联合保障就是纸上谈兵。”

“要想联战联保,首先必须联合训练。”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成立后,中心党委旗帜鲜明提出:必须参与保障区域和方向内的联合训练和演习。不到半年,他们就接连参加两次战区大型联合演习。

这让“老油料”出身的王桂相感慨颇深:以往油料保障分队要参加演习训练,一些军兵种部队以“演训没有安排相关课目”为由婉拒;个别单位碍于面子,在演练中也只是给他们安插“拦路保障”等简单课目,致使油料保障部队无法真正融入作战体系。

“‘我训我的、你保你的’传统模式已大为改观。”王桂相告诉记者,如今,联保中心把演习作为锤炼联合保障能力的“磨刀石”,全程参与战区联合训练和军兵种跨区演练,实现了保障部队联演联训与锤炼保障能力的有机结合。

晚上9点多,王桂相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记者走进去发现,他正在拟制《军需油料力量基本情况统计表》。翻阅这份统计表,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记者注意:部分单位已经转隶到其他军种,不属于联保中心所管辖的保障实体范围,但仍然被王桂相详细写进了统计表。

“战时联保中心作为战略战役支援力量,只有平时对战区内的所有保障资源了如指掌,战时统一调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王桂相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他们还按照组织指挥和领导管理两条线,快速构建上承北部战区联指、武汉联勤保障基地,下达所属独立营以上单位的作战值班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通指系统,畅通了通联渠道。

过去注重平时服务,如今突出战时保障。王桂相告诉记者,中心自组建以来,先后完成国际军事竞赛、跨区基地化训练等大型军事运输和卫勤保障任务。下一步,他们将探索建立模块化编组、野战化建设、机动化保障标准,扎实推进应急力量达标建设,实现动得快、走得远、保得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