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二》:她们正在离去,而公正仍未到来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林臻 发布:2017-08-17 16:17:2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由80后导演郭柯执导的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正式在全国公映。

导演郭柯和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老人韦绍兰在一起。

《二十二》讲述的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老人们的故事。今年7月,纪录片曾在国内部分城市点映过。总计有32099名热心民众众筹观看了这部影片,来看看他们的影评:

墨写的谎言,永远无法掩盖血写的事实。

“22”,这个数字迟早会变成“0”,而且可能很快就会变成“0”。留给她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二十二》:

她们正在离去,而公正仍未到来

■ 林臻

什么是“慰安妇”?你对“慰安妇”了解多少?

这两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是答案却很沉重。

第一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慰安妇”是日军在二战中强征随军的性奴隶,这个名词是日军对这些受害女性的官方正式称谓。“慰安妇”,慰问安抚之妇人,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实则巧言令色的名词,粉饰了诸多的血泪。

第二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对“慰安妇”的了解,其实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件事”的层面上。多少人受害、经历了哪些苦难、如今的生存状态、还有多少幸存者、维权之路的艰难、不被日本政府承认的现状……我们对民族历史上的这块伤疤,了解的真的不多。

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关于“慰安妇”幸存者的纪录片《二十二》正式上映。

何谓“二十二”?在这部片子拍摄的时候,大陆公开确认的“慰安妇”幸存者,只有22人。

本片导演郭柯2013年曾经拍摄了一部43分钟的纪录短片,片名为《三十二》,是因为当时的幸存者还有32人。

而到了《二十二》上映的2017年8月14日,幸存者变成了8人。

从“32”,到“22”,再到“8”,这些平均年龄90岁的老奶奶们,正在不断地离开我们。

是的,她们正在离去,而公正仍未到来。

乐观的王志凤、符美菊、李美金老人

其实,在《二十二》这部纪录片里,主要讲述的是幸存者们如今的生活,而并没有过多讲述她们当年所受的苦难。几位老奶奶在谈到过去的时候,泪水泛动在眼角,瘦骨嶙峋的双手捂住了眼眶,只是说:“不说了,不说了。”

的确,让她们回忆这段往事是残忍的。在片中,她们就像普通的奶奶一样,过着简单的生活,没有过多的煽情,没有过多的仇恨,没有因痛苦而嚎啕大哭。

然而,在这平淡背后,却是多么难以忍受的巨大伤痛!

林爱兰老人的目光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名老战士的刚毅和坚强。

林爱兰老人,曾经是游击队的女战士,面对镜头,她会骄傲地拿出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回忆从日本鬼子炮楼里给游击队偷子弹的经历。然而,怎么会想到,当年不到20岁的她,就被抓进了日军“慰安所”。

毛银梅老人

湖北的毛银梅老人,本是韩国人,逃难到了中国被抓进“慰安所”,为了感谢毛主席带来的好日子,本名朴车顺的她改姓为毛。时至今日,她还会用日语说“你好”“请坐”,透过这几个简单的词语,你能想象到当年她受到的非人待遇吗?

韦绍兰老人

在《三十二》里,那个讲述了太多故事的韦绍兰老人,无需过多的言论。她和她中日混血的儿子罗善学,本身就是对日军暴行最无声的控诉。

影片里没有过多的追问。其实,被追问的,或许并不是这些已经风烛残年的老奶奶们。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总是在想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几件事情。

就在8月7日,四名男子身着二战时期的日军军服,乘着夜色潜到著名抗战纪念地四行仓库门口拍照留念,并在网上留下了“夜袭四行仓库”等恬不知耻的言论。还有网友指出,这几个人早在2015年,就曾穿着日军军服大闹成都某漫展。

无独有偶,“八·一三”当天,广西宾阳两名男子为做网红,公然在高铁站等地穿日军军服作秀。

其实,在这样的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于历史的麻木和无知,如此想来着实让人心痛。

2016年,上海一处日军“慰安所”遗址面临拆迁,引发了不小争议,而央视《新闻调查》节目随后进行的采访,令人震惊。附近有居民表示“‘慰安妇’不是正能量”,学校的一些学生说“这不是很光彩”“学生不要知道太多”……

身为中国人,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读过杜甫的那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衰弱、强敌入侵,女人何辜?面对同胞妇女曾经遭受过的苦难,这样的言论,对于她们来说,着实不公。

而彼时,导演郭柯正在为《二十二》发起众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缺少宣传经费将片子推向院线。

令人欣慰的是,最终片方通过32099人次众筹到了100万元。除去影片制作、发行、宣传所需外,其余资金将全部捐献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用于对“慰安妇”历史研究及幸存者的资助,所有信息都会在电影的官方宣传平台公布。

纪录片的意义,不是抒情,而是呈现。32099人的众筹名单,全场爆满的上座率……这部片子出现在电影院,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她们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知道了她们曾经忍受了多少的苦难,知道了这血淋淋的历史不容被侮辱和忘记。

片尾的字幕,是令人窒息的。黑底白字,显现了三行幸存者的姓名,随后,是一个个方框,他们框住的是已故者的名字。最上方赫然打出一行大字:她们正在离去。

从“32”到“22”,再到那“三行”,这个数字迟早会变成“0”,而且可能很快就会变成“0”。留给她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2001年,陈亚扁(左)、黄有良(右)在日本用自己绣的“讨还血债,谢罪赔偿”的织品,向日本政府示威。2017年8月12日,黄有良老人去世。

8月12日去世的黄有良老人,曾经远赴日本,起诉日本政府,只求一个公道。可是就在她逝世的几日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献上了被称为“玉串料”的祭祀费。直到她离去,公正的道歉,仍未来临。

与时间赛跑,留下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我想就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功绩。墨写的谎言,永远无法掩盖血写的事实。

而中国军人今天的努力,正是为了她们的悲剧,不会在这片土地上重演。

我们坚信:那些迟到的公正,必有到来之日。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责任编辑:王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