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气功”:一场围绕嗓子展开的“理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拉歌版本。喊破嗓子的罪魁祸首之一是不会用嗓子,不会发声,不懂得怎样用音乐“气功”为自己的嗓子进行必要的“理疗”。
很长一段时间,当兵人的唱歌被人们总结为“喊歌”,当兵人自己似乎也在时刻地为这种归纳拼写一行行脚注。军营里的合唱从来都是一波又一波的声音流的持续和叠加,含混不清的歌词、被改造拉直的旋律、超强的分贝是此类歌声的特点或者所谓阳刚的美感。当唱歌变成了“数歌词”或“喊口号”,唱歌便成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力量和底气的比拼。这时候,音乐“气功”便在一个个连队俱乐部里闪亮登场。
所谓音乐就是练声,“气功”就是发声,合在一块就是怎样发声能足够大且不伤嗓子。让兵们最放松的也许就是“打哈欠”发声法了。依此理论,人的最佳发声状态是打哈欠的高潮时刻。因为那时候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口腔完全打开,气沉腹部,发出的声音底气充沛,气流畅通,效果堪称最佳。
接着,俱乐部里便是满屋子的打哈欠声。当然,中间不乏“真刀实枪”的兄弟。谁不知道,在操场上训练,那是严禁打哈欠的。忍不住或憋不住,不给头儿们知道还好,一旦落入他们的法眼,轻则点名,重则出列罚站的。所以,现在该放松时就赶紧放松吧。
此外,老兵们还刻苦钻研,总结出“狗喘息法”、“喷嚏法”、“京剧调嗓法”等等要领,均有战果堆陈,可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