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军人写下的遗书让人泪奔

来源:央视军事责任编辑:王俊
2018-08-27 13:13

死亡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人即便到了很大的年岁,

都未必能坦然面对。

▲汶川地震牺牲陈大桂

但对一些年轻人来说,

写下遗书,留下遗言,

他们却已经经历了很多次。

他们头顶国徽,他们身穿绿军装,

他们为打仗而生,

他们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妈:

也许我们是这世上最不孝的子女,

但是我会让您成为最光荣的母亲

……

——儿子 习桃

2017年12月

妈妈:

如果有来生,

下辈子, 您做我的女儿吧,

我来照顾您!

——儿子

爸:

听了你的话,我才来当的兵。

但是,如果你见不到我了,

我只有两个愿望:

第一照顾我好妈妈,

第二不许你伤心。

——儿子 蒋冬冬

2015年10月

有些人质疑,

这些遗书就是作秀,

是吸引人眼球的噱头,

和平年代谈何牺牲?

那是他不知道,

和平的背后是什么,

这些年轻的生命为了守护我们,

究竟付出了什么。

程俊辉,

1994年生,2016年6月,

在执行中越边境扫雷任务时光荣牺牲,

生命定格在22岁。

梁昆炜,

1998年生,2017年9月,

在巡逻途中被飞石击中,

壮烈牺牲,年仅19岁。

郭豪,

生于1999年,

2018年7月,在一场实战化演训中

出现高原突发性休克,

终因抢救无效牺牲,

让岁月停留在了19岁的模样。

▲烈士申亮亮亲人

对于祖国来说,

他们是普通一兵,

但对于母亲来说,

他们却是母亲的全世界。

▲烈士杨树朋亲人

我们不知道,

最后的他们是否留下了只言片语,

如果有的话,那短短的几个字,

可能会成为父母一生的念想。

军人的后留包里,

是他从军以来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有一天,

这个后留包被邮寄到家里

那里面简单的几样东西,

都会成为父母后半生

最痛也是最不舍的珍藏。

一个国家能够和平,

就是因为有人不畏生死,

遗书言辞朴素,青春向死而生。

这种不怕死的精神,

不仅在奔赴任务的决绝斗志中,

也在苦练精兵的血汗拼搏里。

↓↓↓戳视频

死亡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我们的青春,向死而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