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坦克兵发誓:“打仗没亚军,我只要当铁甲冠军!”
在训练场上,记者跟随郭峰钻进某新型坦克,看到各种仪表、按钮星罗棋布,各种指示灯闪烁不停,数据不断变幻……郭峰指着一个个部件,一边比划,一边给记者如数家珍地介绍,一个个技术名词、一串串术语,记者如听“天书”一般。
然而,12年前,郭峰还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坦克兵。他入伍后当了3年炊事员,2002年大队实行社会化保障,郭峰“下岗”来到坦克一连当战士。
经一段时间学习培训,郭峰开始担负教学训练保障任务。看似简单的坦克驾驶对于初出茅庐的郭峰来说却不那么容易。一次,负责学兵驾驶训练保障的郭峰,遇到了棘手难题,坦克突然转向失灵!当时,他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向旁边一名上等兵请教,却受到奚落:“4年老兵了,最简单故障都不会排除,还是回炊事班蒸馒头吧!”
羞愧与愤怒在瞬间交织,郭峰的自尊像被火灼伤了一样,这也激起了他心底的血性:“必须学好技术,不然战友瞧不起,更愧对自己的职责。”为尽快掌握坦克基础理论,郭峰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坦克驾驶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训练期,郭峰和战友们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驾驶坦克到训练场,一干就是一整天,看书的时间全在晚上。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手电筒,成了郭峰攀登装甲技术高峰的“三件宝”。他把白天遇到的故障一一记录下来,晚上对照教材研究分析,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法。
他每本专业书籍至少读3遍,第一遍通读掌握基本理论,第二遍精读领会工作原理,第三遍研读分析操作难点。为弄清难题,他把《坦克原理》等书籍翻看了无数遍。
从一代坦克到二代坦克,两年间,郭峰记下学习笔记,摞起来一尺多厚。他把无数枯燥的技术参数、单调的装备原理、繁多的故障现象一一写在本子上,记到脑海里。
为练就出过硬驾驶技术,训练间隙,别人休息,郭峰却开着坦克练习驾驶,或向技术骨干请教问题。训练保障中,他利用倒班间隙跟学兵坐到一起,认真听教员讲课。坦克回场后,他坚持在驾驶舱练习手和脚的协调配合。
连队技术员时小万技术过硬,荣立过二等功。郭峰主动拜师求艺,时小万说:“想拜师可以,我得考考你。”没想到从坦克构造、发动机原理、保养规定和电气油路等,郭峰对答如流,让时小万刮目相看。从此,郭峰每天在训练场把时小万驾驶坦克、处理故障的每个细节记下来,自己再利用晚上仔细研究消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这股钻劲,3年后,郭峰的技术超过了“师傅”,被任命为坦克一连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