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拉开全球组网“战幕”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郭萌 等责任编辑:张硕
2018-01-18 03:09

以工匠精神雕铸中国制造高品质

■青 木

北斗组网、“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超算“发威”、“鲲龙”冲天……刚刚过去的一年,从中国桥到中国路,从中国量子到中国计算,从中国飞机到中国高铁,一个个奇迹般的创新成果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希望版图,新时代的中国制造让人感受到越来越强的澎湃活力。

大国制造的脊梁,是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古人云:“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硕果累累,源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千百名工人的智慧与汗水。数十年来,他们扎根深山、精益求精、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以大国工匠必备的素养与品质,提升着中国制造的底气和基石。

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气质?《诗经》中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古人对工匠精神简洁而形象的描述。今天看来,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意味着专注与专业,意味着开拓与创新,更意味着对高品质产品的尊崇与追求。

精益求精是匠人的亮丽名片,是其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一件事即使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追求做得更好。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求精精神。

专注与专业是匠人的精神特质,是因内心笃定而流露出的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与坚持。“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梁惠王的那位厨师达到心手合一、出神入化的境地,靠的就是专注与专业。爱迪生说:“凡事专注,这才是成功的要点。”德国能创造出奔驰、宝马等知名品牌,与数以千计心无旁骛在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的能工巧匠分不开。

美国发明家迪恩·卡门认为,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换言之,工匠并非只是靠日复一日的重复达到熟能生巧,而是通过技术整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说明,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益求精、专注专业,还代表了对创新的追求。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向中高端迈进的中国制造而言,“质量”二字重千钧。做强质量,打造品牌,推动产品升级,须臾离不开工匠精神。事实上,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追求精工、创造精致的历史,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

当然,工匠精神不是宗师巨匠们的殊荣。每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劳动者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拥有多项国际焊接资质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为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研制关键部件的车工班班长王阳,打造开放、共享创业平台的海尔创客实验室……无论是一线劳动者,还是创新创业浪潮中的弄潮儿,都用本职岗位上的行动诠释了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彰显了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已达1.65亿人,但技能人才的素质、规模、结构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才能赢得未来。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地呼唤工匠精神。从《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走红带给我们的感叹与感动,到国人在海外排队抢购奶粉、马桶盖带给我们的自省与反思,再到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带给我们的欣喜与振奋,工匠精神如涓流入海在各行业形成共鸣,在全社会汇成共识。

最是行动动人心。锻造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当戒除“短平快”式的心浮气躁,从当下做起,从坚守本分做起,从拧紧一颗螺丝钉、认真对待每名顾客做起,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才能以中国制造的高品质支撑起制造强国建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