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唤“精细化”,搭台共促发展
探索合理成长路径
前不久,上士杨越竞选机关士官参谋,由于专业考试成绩不理想未能如愿。
“士官长、士官参谋都是新岗位。”杨越建议,可以建立中高级士官人才库,将中级以上士官细化为指挥型、参谋型、技术型、管理型、保障型等多种类型,设计出与之相配套的考评、选取、晋升、退役等法规制度,实现中高级士官队伍管理的精细化,让中高级士官的培养使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关注未来发展、优化管理模式、重视心理需求……座谈中,围绕如何完善法规制度、激发工作干劲,士官们畅所欲言——
“现在,如果想晋升高级士官,职业资格认证是‘硬杠杠’。”上士魏新说,“期待上级能够尽快制定下发《职业资格认证使用手册》,方便大家提前筹划。”
“军事训练不能搞‘一锅煮’,老士官训练更不能长级不长技。”上士黄思顺建议,以新颁发的《军事训练条例(试行)》为依据,制定《军事训练分层施训措施》,细化量化不同兵龄、不同专业的士官训练标准,使老士官能够集中精力升级能力素质,增强岗位认同。
“我希望能够有机会接受交叉培训、轮岗锻炼。”四级军士长章基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一技多长、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全能型“士官专家”,“针对配发新装备实际,希望单位能够与科研院所、装备厂家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尽快组织士官进行相关专业培训。”
“依法规范对士官群体的激励、培养和管理机制,不仅提升了中高级士官的岗位认同感,也促进了连队内部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如今,再担任连队小值日时,刘志帅已经能够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