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波:伞降40年,见证中国空降兵部队发展壮大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张天南 等责任编辑:张硕
2018-07-04 02:31

最缺的还是时间

一年又一年,弹指一挥40年。人总是要变老的,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自然法则。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有位领导曾引用戚继光的诗句来评价李振波。从当年的李处长、李所长,到如今的李高工,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李振波依然忙碌。

从组织新兵伞训到骨干人才培养,从指导空降空投训练到参与新装备试验,他的工作计划已排到今年8月。

李振波说,自己现在最缺的还是时间。

“李高工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空降空投事业中。”在空降兵某部政委张一鸣眼中,李振波就是这样一个人:“变化的是追求,不变的是热度”。

重装空投水平是衡量空降兵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对空投空降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重装空投的巨大风险:“那些吊装备的降落伞,铺开有好几百平方米,稍不注意,能把飞机都拽下去,机毁人亡。”

“我第一次看到李高工流泪了。”二级军士长张道清回想起一次参加中外联合军演的经历,感慨万分。

联合军演,是合作交流的机会,也是同台竞技的舞台。此次演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与外方空降兵在同一场地、同一高度,完成三台战车连投的任务。

连投试验训练开始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接连发生……

此时,离演习只剩两个月了。担任重装空投总指挥的李振波,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攻关之路没有捷径。那段日子里,他没有节假日,没有午休时间,一遍遍回看试验录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

“大家见面时很少谈困难,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成功。”忆及往事,李振波只是淡然一笑。

失败了,再来!

这种方法不行,试另一种!大型装备的装载、投放、脱离、缓冲等技术问题被他们一一化解。

正式演习那天,牵引伞出舱,第一台战车在伞的牵引下缓缓离机,紧接着第二台、第三台战车紧随其后……目睹张开的伞花带着战车稳稳落在目标区域,李振波眼眶湿润了。

在李振波身上,像这样孜孜以求攻坚克难的事还有很多。

主伞脱离锁是重装安全着陆的关键一环。李振波带领科研人员设计了新型脱离锁,可拿着图纸找到厂家时,却因批量生产少、技术标准高吃了“闭门羹”。一遍遍解释、一次次说明,厂家最终被他的执着感动,决定特事特办。

一次,演习地域是气象条件复杂的丘陵地带,还有水塘和壕沟,为保证将战车准确空投到最平坦、最安全的位置,李振波多次到实地勘查,调来空降场3年的气象资料,综合气象、位置和航线等数据反复计算,选出了最佳投放点……

付出总有回报,默默坚守终于迎来梦想花开——

那天,西北某地,碧空如洗。5000米高空,大型运输机呼啸而至,紧接着伞兵战车、火箭炮、迫击炮等重型装备连续空投,一簇簇洁白的伞花在天空绽放。

那天,老伞兵李振波又一次见证了中国空降兵战斗力建设迈上新台阶。他站在地面仰望大型运输机飞过的航迹,航迹的远端,一朵朵吊挂着重型装备的伞花铺满蓝天,犹如一个个写在长空的“惊叹号”。

(蒋龙、刘治鑫、柴家涛、文巧江参与采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