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都对剧中塑造的两个主人公记忆犹新:个性鲜明、善于打仗的李云龙,军事素质过硬、善做思想工作的赵刚,已经成为我军战争年代优秀军事和政治工作干部的代表。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战争年代,拥有大批军政兼通的优秀干部,是我军打败强敌不断壮大的重要因素。今天,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大批新一代的“李云龙”和“赵刚”。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给新一代“李云龙”“赵刚”塑型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张宁

新一代“李云龙”“赵刚”茁壮成长,搅活了基层“一池春水”。
很多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都对剧中塑造的两个主人公记忆犹新:个性鲜明、善于打仗的李云龙,军事素质过硬、善做思想工作的赵刚,已经成为我军战争年代优秀军事和政治工作干部的代表。
“其实,不仅仅是‘李云龙’服‘赵刚’,‘赵刚’也很佩服‘李云龙’。”谈起战争年代我军的干部,一位离休老干部说,真实的“李云龙”和“赵刚”都是文武双全。经过战火的锤炼,我军许多优秀干部能做到上马能挥刀杀敌,下马能做思想工作,站起来能率领战士冲锋陷阵,坐下去能帮助战士解疑释惑。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战争年代,拥有大批军政兼通的优秀干部,是我军打败强敌不断壮大的重要因素。今天,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大批新一代的“李云龙”和“赵刚”。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大批军政兼通的优秀干部,需要从干部队伍的源头和基础抓起。2014年底,经习主席批准,全军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推开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工作作出部署。
如今,几年过去了,部队军政主官岗位互换情况如何?各级又是怎样给新时期的“李云龙”“赵刚”塑型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到部分基层部队调研,了解军政主官换岗前后的经历和成长收获,给人颇多思考。
焦虑
现在的“李云龙”“赵刚”为啥一刻也分不开
尽管已经过去了很久,但那件尴尬事至今仍然让某部张指导员记忆犹新。
和当年的“赵刚”一样,张指导员毕业于名牌大学,说话办事文质彬彬。在指导员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年,数次被评为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可没想到一场演习却让他闹了个“笑话”——
一次对抗演习中,连长带领全连官兵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到了“敌”阵地前沿。眼看胜利在望,没承想一颗流弹突然“击中”连长。导演部当即宣判:连长“阵亡”。危急关头,张指导员临机接替指挥。可没想到,由于对指挥打仗不熟悉,他接连出错,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尽管全连官兵苦苦支撑,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心里真窝火。”“要是指导员指挥打仗也有‘两下子’,这仗我们就赢了!”演习结束后,听着官兵的议论,看着一脸愧疚的张指导员,部队领导的心里充满了焦虑:如果这不是演习,而是一场真正的战斗,那可怎么办?
“如果现在让一个单位的军政主官独自带领部队上战场,他们能像‘李云龙’‘赵刚’那样凝聚士气、攻无不克吗?”聊起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工作,几位部队领导由此切入话题。
在反“扫荡”战斗中,部队被日军包围,团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分头带领官兵突围。虽然敌众我寡,形势危急,但他俩都出色完成了任务。
其实,电视剧《亮剑》中的这个情节并非虚构。战争年代,因形势需要,一些部队的军政主官经常分别带领部队执行战斗任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刘伯承、邓小平就曾各自带领一部分部队与敌周旋。不仅如此,一名主官在战斗中牺牲或受伤后,另一名主官担起军政两副担子的情况,更是司空见惯。
“如果我们现在都能做到军政兼通,部队战斗力就会明显提升。”某连李连长对此体会颇深。
李连长精通军事、作风硬朗,被大家称为当代“李云龙”,可他也和张指导员一样曾在“阴沟里翻过船”。
一次,指导员外出学习,李连长主持召开党支部会议发展党员。由于不熟悉党务工作,他会前没有酝酿,事先也没征求支委们的意见,就直接把自己想好的名单摆到了会上。结果大家意见不统一,僵持不下,虽然名单最后还是报上去了,却因为支委们意见不统一,营党委让他们重新开会研究……
“政治主官不在位,政治教育受影响;军事主官不在位,训练受影响。”不少部队领导坦言:连队主官在本职岗位上个个优秀,可为啥一换岗使用却频遭尴尬?究其原因,关键就是军政岗位长期不互换,导致了军政主官素质有“瘸腿”。一些基层军政主官素质单一,平时两个人都在位看不出问题。可一旦有人休假或有事外出,工作就会受影响。为了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一名主官外出后,他们不得不派机关干部前往连队代职,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可又影响了机关正常工作。
调查发现,这一问题在基层比较普遍。某部3年来军政主官换岗率只有2%;某旅除6名军事和技术干部因提拔使用到机关外,全旅营连军政主官岗位互换的只有5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