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一代“李云龙”“赵刚”塑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建伟 张宁责任编辑:杨晓霖
2019-08-06 06:49

疑问

曾经的好传统,为啥一段时间没能很好地传承

“笔杆子”懂打仗,“枪杆子”懂政工,是我军干部队伍的好传统。可为啥这一传统没能很好地传承下来?

时势造英雄。战争年代,我军能涌现出大批军政兼通的优秀干部,与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一名师领导感慨地说:那时,我军与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稍有不慎就可能流血牺牲打败仗,所以大家的心思都用到了打仗上。军事干部和政治干部在职务上有分别,可在工作上并没有分家。长期负责政治工作的邓小平常说:“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抗战时期,时任晋绥军区司令员的贺龙走上讲台,讲授密切与群众关系的道理,让很多官兵终身受益。

进入和平时期,军政干部分工日益明显。某师领导说,一些干部因此产生了“岗位有分工,自己的手不能伸得太长”的错误思想,导致军政主官“各管一摊,互不干涉”。这一现象带来的后果是,军政干部的素质越来越单一。

那名曾经在演习中“掉链子”的指导员也道出了自己的无奈:虽然这些年上级一再要求大家提高综合素质,鼓励政治工作干部学军事,军事干部学政工。大家也知道要打赢未来战争必须军政兼通。可条令条例对连长、指导员职责规定得清清楚楚,写得明明白白。自己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于是把功夫都下到了干好本职工作上。虽然也学了一些军事知识,可因缺少岗位实践,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

战争年代,干部改行换岗是很正常的事情。毛泽东曾评价萧华将军说:“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呦!”可如今,军政主官换岗的并不多见。在使用干部时,习惯把那些训练成绩好、管理能力强的往军事岗位放;把语言表达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向政治主官培养。

干部一旦被贴上标签,以后就很难改变。许多干部从连队主官开始,就在“一条道”上走到底。座谈中,一些部队领导说,河流一旦从源头分流,到下游就很难再融合。军政干部发展方向过早“定型”,是影响干部提升综合素质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在军队中建立起政治工作组织体系,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确立了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和政治机关制。这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组织制度,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架构体系的“四梁八柱”,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根本优势所在,也是中国特色基本军事制度与西方军事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

毛泽东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军的这一根本优势要得到充分发挥,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

岗位是成才的舞台。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要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去锻炼。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期亦然。座谈中,许多干部说,开展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无疑是培养军政兼通干部的一个好办法。

困惑

都知道换岗锻炼好,可事到临头为啥不愿换

“平时大家都说好,为啥事到临头却不愿意干?”某部领导对此十分不解。

当时,该部接到上级通知:在基层军政主官中开展换岗锻炼。此前,该部领导下部队调研,各级干部对换岗锻炼很赞同,都说“现在干部素质单一,换岗锻炼很有必要”。

听了这些话,部队领导很兴奋,觉得换岗锻炼肯定会受到大家欢迎。可没想到,通知公布了好几天,主动报名参加换岗锻炼的连队主官寥寥无几。更出乎他们意外的是,一些团、营领导的积极性竟然也不高。

缘何如此?座谈会上,一些连队主官敞开了心扉。

一位连长直言不讳:“我当连长虽然刚满一年,但连队训练抓得风生水起。这时候参加换岗锻炼,干得再好,组织上也不会重用我。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我当连长不称职,才改行当指导员呢!”

“以前的岗位都干顺手了,工作起来相对轻松。”一些基层主官说,一旦换岗,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面临的挑战实在太多。虽然换岗有利于自己提升全面素质,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害怕自己在新的岗位上还没练成,就又要面临新的选择了。

还有个别主官坦言,自己的素质有短板,在现在的岗位上是扬长避短,换岗之后则是扬短避长。万一干砸了,会影响个人成长进步。

没有吸引力不愿换,安于现状不想换,能力不足不敢换,是一些基层主官不愿换岗的原因。可为啥一些团、营主官对这项工作也不热心?

“主要是担心部队建设受影响。”座谈中,几名团、营主官也掏了心窝子。

“说实话,谁都知道干部换岗锻炼的好处。可作为部队主官,要对部队建设负责。干部换岗后工作不熟悉,连队建设肯定受影响。万一出了事故怎么办?”一名团政委感触颇深,前些年他看到所属某连两名主官素质上有短板。在他的建议下,党委决定让这两名连队主官换岗锻炼。没想到,换岗后新上任的连长因军事素质不过硬,组织战士训练时考虑不周到,出了一起事故。结果上级机关三天两头批,连队官兵都跟着抬不起头。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使我军干部掀起了学习热潮,能力素质明显提高。

现在有些干部明知本领不够,却并不恐慌。分析这一现象,一位部队领导说:“一枚硬币有两面。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一些干部考虑个人利益多,考虑部队建设少,缺少责任担当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管理和政策导向需要改进。”

找准病根好下药。针对存在的问题,一些部队组织专题教育,帮助各级干部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认识到换岗锻炼既是拓展个人发展空间的需要,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换岗有为、换岗有位的观念。

有的部队还结合实际,拿出了换岗标准和方案:以主战装备、主干专业建制营连单位为主,优先选择基础扎实、锻炼效果明显的连队,优先安排德才表现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基层主官。一些部队还明确规定,拟换岗主官一般任现职满2年,且经过拟换岗专业相关的院校学历教育、任职培训或旅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短期集训。

思想越来越统一,标准越来越清晰。基层军政主官换岗锻炼很快在一些单位打开了新局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