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黄河之水天上来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立彬、朱基钗 等 发布:2019-09-18 08:23:32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来到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就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等进行调研。

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时多次提及黄河,阐释其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深刻内涵,强调保护治理母亲河的深远意义。

文明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

鉴古而知今,临黄河而知中国。

流经中国九省区的黄河,与黄土地、黄帝、黄皮肤等概念密不可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精神纽带之一。《汉书》说:“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川流不息,不舍昼夜,黄河是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

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易经》《道德经》,到四书五经,这些中华文化元典大都产生于黄河流域。世界各地中国人,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就像滚滚东流的黄河一样,奔腾不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所指出:“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1 2 3

责任编辑:王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