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黄河治理70年:一句谚语退出历史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作者:周小苑 林小溪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9-18 10:06

破解“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困境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中,有这样一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输沙量高达16亿吨,多年平均天然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可谓“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

自古黄河难治,根在泥沙。流经地球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生态最为脆弱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主要源于此处严重的水土流失。治沙,釜底抽薪之举,就是让黄土高原换发绿色新生。

20世纪80年代初,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重建,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利用世行贷款实施的两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启动了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

顶层设计与群众智慧相结合,国家投入与市场手段相配套,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的立体防护模式,创造性推进了治荒、治沙、治穷进程。

1997年后,党中央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在黄河流域提出并率先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千米,治理小流域2200多条,加固淤地坝1600多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相生,助力250多万人脱贫。

70年来,由“黄”到“绿”,黄土高原主色调变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不见了。通过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拦沙及调水调沙运用,实现水库冲淤平衡,有效减缓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抬高。据统计,近20年来水利水保措施年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

从早期“宽河固堤”、“蓄清排浑”,到如今“拦、调、排、放、挖”的立体防护模式,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黄河温顺了,它顺着中国这条独特的河流治理之路,流淌出绿的底色。

修复生态屏障 20年黄河不断流

“大山生咱咱像山,大河养咱咱像河”,一首山西老民歌,唱出沿岸儿女对母亲河的依恋。黄河的健康状况,时刻关乎沿岸百姓的生存状态。

上世纪90年代末,因枯水年份增多,沿黄地区用水无序,黄河断流危机加剧,1997年更是爆发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断流。

“行动起来,拯救黄河!”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空前的生存危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名院士联名发声呼吁。

形势危急,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授权黄委对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1998年底,国家计委和水利部颁布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

1999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黄河水量;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世界上大江大河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量统一调度的先河就此开启。1999年至今,黄河干流再未出现断流。

20年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5%增加到现在的60%,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68种。

久违的洄游鱼类重新出现,河口三角洲再现草丰水美、鸟鸣鱼跃的动人景象。河水长流,生机勃勃的黄河形成了一条生态廊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