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是真正的可怕
正如海水的潮汐涨落,毛瑟兄弟的创业之路有高潮也有低谷。每次要迎来高潮时,海水总会退却到最低水位。
刚进入符腾堡皇家兵工厂时,毛瑟兄弟花费数年时间对当时德军装备的德莱塞步枪做出改进,并把改进的型号送到军方,却遭到了军方意外冷落。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几年,毛瑟兄弟所在的兵工厂因为运营问题被迫裁员,失业的毛瑟兄弟不得不另谋出路。
人生跌落低谷,往往预示着命运的转机。失业的毛瑟兄弟被迫到诺里斯兵工厂工作。在诺里斯兵工厂,他们遇到了塞缪尔·诺里斯,他是美国著名枪械公司——雷明顿公司的驻欧洲代表。
塞缪尔·诺里斯与毛瑟兄弟见面,恰似伯乐遇到了千里马。在那里,诺里斯和毛瑟兄弟相见恨晚。他们以法国夏塞波步枪为基础,融合了毛瑟兄弟对德莱塞步枪的一些改进技术,共同设计出“毛瑟-诺里斯”步枪,并申请了美国专利。
普法战争后,德国人意识到德莱塞步枪的缺陷,开始四处寻找替代品。在诺里斯的举荐下,M71式步枪在军方竞标中杀出重围,正式列装德军。
毛瑟兄弟的父亲一直有一个梦想:拥有一家属于毛瑟家族的兵工厂。转卖毛瑟M71式步枪的专利后,毛瑟兄弟筹集了一笔资金,在1873年将家庭小作坊升级成兵工厂,完成了父亲的夙愿。
命运的起伏总是摇摆不定。正当他们踌躇满志想要有一番作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毛瑟兄弟的心血付之一炬。在工厂的废墟上,毛瑟兄弟欲哭无泪,陷入了绝望。
或许是巧合。当时,符腾堡皇家兵工厂遭遇严重财政危机,国王决定将工厂以低廉价格转卖给知根知底的毛瑟兄弟,并签订了10万支M71式步枪的合同以示支持。得知这一消息,毛瑟兄弟兴奋不已,当即接受了国王的建议。从此,毛瑟兵工厂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884年,保罗·毛瑟根据普鲁士军方的需求,将M71式步枪进行了局部改进,在枪管的下方增加了一个容量8发的管形弹匣,编号M71/84。然而,当他正准备推广这款步枪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目瞪口呆:法国人研发出了无烟火药。
之前,各国步枪所使用的黑火药有着明显短板,只要稍微受潮就无法点燃、射击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容易暴露射手位置、大量残渣容易堵塞枪管……而无烟火药的杀伤力为同等重量黑火药的3倍,还避开了黑火药的诸多瑕疵。
无烟火药的诞生,很快将世界各国步枪的研发技术彻底“洗牌”。对毛瑟M71/84式步枪而言,火药革命就像一场“降维打击”——黑火药步枪注定要被迅速淘汰。
随后,德国政府立即着手仿制出了无烟火药。考虑到毛瑟M71/84式步枪重新改造耗时过长,德国步枪委员会找到了新的合作商,设计出了M1888委员会步枪。
当时的保罗·毛瑟,心情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上一秒刚刚攀上顶峰,下一秒却直坠谷底。重压之下,他没有就此消沉,而是迅速投入到无烟火药步枪的研发中去。此时,法国政府和德国步枪委员会也送上了“神助攻”,他们将勒贝尔1886式和M1888委员会步枪作为“最高机密”,坚决不对外出售,许多研发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只好找上了毛瑟兵工厂。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保罗·毛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他根据比利时、阿根廷等国的需求,成功研制出了M1889、M1891等型号步枪。
不久后,德国军方也开始发现,只用不到一年时间设计出来的M1888委员会步枪服役之后问题不断:枪管容易积水生锈、弹匣抗污能力差、新型子弹膛压过高导致大量炸膛事件……这时,军方才意识到毛瑟兵工厂的真正实力。在前线官兵的强烈要求下,军方重新向毛瑟兵工厂下了订单。
“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是真正的可怕。”人生跌入低谷,却让毛瑟兄弟的思维更为清晰。把握航向、坚守信念,就一定能在经历凤凰涅槃后,实现浴火重生。
如何定义一支好枪,前线官兵最有话语权
在奥本多夫小镇的武器博物馆里,毛瑟兄弟的塑像静静矗立。时光如清澈的内卡河水静静流淌,毛瑟兄弟神色坚毅、目光如炬,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毛瑟兵工厂的百年沧桑。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时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一战中,制作工艺精良、性能突出的毛瑟M98式步枪,遍布在各个战场。此后,M98的足迹踏遍五大洲,M98也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步枪之一。
一战爆发前夕,保罗·毛瑟溘然长逝。要怎样定义一支好枪?保罗·毛瑟生前常说这样一句话:“问问前线官兵吧!”事实上,在主持武器研发的过程中,毛瑟兄弟始终把“适应战场需求”奉为圭臬。后来,毛瑟兵工厂的历代继承人,都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准则。
一战爆发后,德国军方急需一款狙击步枪。毛瑟兵工厂设计人员另辟蹊径,专门挑选了一批精度较高的毛瑟M98式步枪,并装配定制的光学瞄准镜,迅速满足了军方的要求。与此同时,一些装有双扳机的运动型步枪也“应征入伍”,在使用这些步枪时,射手扣动前一个扳机后,只需要轻扣第二个扳机就能完成击发,极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雨天堑壕战中,士兵在扣动扳机时,经常因为手滑而错失良机。这一问题被反馈到兵工厂后,一批刻有防滑纹的毛瑟M98/17式步枪被迅速派送前线,解决了官兵的困扰。
毛瑟兄弟留给世人的遗产不只有步枪。世界上第一支军用自动手枪的发明者费德勒三兄弟,正是保罗·毛瑟精心栽培的得力干将。回忆起手枪的研发历程,费德勒三兄弟坦言,手枪的发明离不开兵工厂得天独厚的研制环境,更离不开保罗·毛瑟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
二战结束后,毛瑟兵工厂大部分厂房在轰炸中变成一堆瓦砾。毛瑟猎枪部的最后一任经理沃尔特·洛尔在得到法国当局批准后,在自己的小厂房中利用毛瑟兵工厂剩余的设备继续生产狩猎步枪,让毛瑟的品牌得以延续。1996年,毛瑟兵工厂被莱茵金属公司兼并。如今,毛瑟兵工厂生产的民用步枪,仍然备受市场青睐。
“人生的价值,要用深度而非时间衡量。”毛瑟兄弟燃烧了自己的一生,终于将“毛瑟”打造成一个不灭的符号,也让毛瑟兵工厂成为枪械史上的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