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落户”某高山雷达站,守山的日子里来望月吧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姚 苑 张 雷 李建文责任编辑:王俊
2019-09-23 08:10

寂寞了,郁闷了?或是幸福着,快乐着……夜深深,大家来望月吧!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在朋友圈晒晒自己拍的大月亮,成为某高山雷达站官兵的心头乐事。这份来自山巅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位亲人,感染着每一位朋友。原来,雷达站官兵的快乐竟来得如此简单,简单到因为一台天文望远镜。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中秋,晒晒我拍的大月亮

■姚 苑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 雷 记者 李建文

寂寞了,郁闷了?或是幸福着,快乐着……夜深深,大家来望月吧!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在朋友圈晒晒自己拍的大月亮,成为某高山雷达站官兵的心头乐事。这份来自山巅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位亲人,感染着每一位朋友。原来,雷达站官兵的快乐竟来得如此简单,简单到因为一台天文望远镜。

这个夏天,上级配发的天文望远镜“落户”雷达站,这个寂寞小站沸腾了。有了天文望远镜,官兵仰望天宇,星空别样璀璨旖旎。再次仰望“天上宫阙”,大家观测到的也不仅仅是一轮明月,还知道了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月球表面沟壑究竟长啥样……

从“数星星”到“晒月亮”,从守望到探索。岁月更迭,时代变迁,雷达站变了,守山的日子有了色彩,很多官兵脸上也有了更深的笑纹。

今夕仰望皓月,官兵们收获更多,而那双忠诚的眼睛始终警惕。

——编 者

在阵地观测星空。

“看清楚啦!月亮上好多‘坑’啊。”列兵赵屹的一句感叹,引来围观战友阵阵笑声,大家伸着脖子凑上前,都想用天文望远镜一睹月亮真容。

中秋月圆,某高山雷达站天文观测室好不热闹。天文望远镜旁,战士们兴奋地交流着。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月亮,官兵们那个兴奋啊——有人在连接望远镜的笔记本电脑上下载照片,细心对比每张照片的细微变化;有人把照片拷贝到学习室,上传到强军网论坛与战友分享“望月心得”。

站长沈瑞君一边讲解天文望远镜的操作技巧,一边介绍天文知识,不时回答战士们提出的问题。

“以前晚上‘数星星’,如今网上‘晒月亮’。”此刻,西北边陲一线,与这个雷达站官兵一起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的,还有中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下辖其他23个连队的战友。

有了天文望远镜,官兵们守望星空的日子,多了一些难得的浪漫与温馨。

坚守远方,心灵孤寂最苦闷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曾是边防雷达站兵生活的写照。

夜深人静,月明星稀,守在山巅的雷达站官兵谁不想家?物质生活条件差点儿可以克服,心灵上的孤寂才是对官兵们的最大考验。

这些年,各级党委心系这个地处僻远的雷达站,陆续为该站官兵更新营房器具、添置文化设施,各类健身器材也走进官兵生活。雷达站面貌更新了,官兵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官兵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

坚守不易,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天边边上的雷达站,对每个人都是不小的考验。

站长沈瑞君回忆,那年他前往雷达站报到,从旅机关坐了14个小时火车、又换乘了2趟汽车。上山途中,那辆载着他和战友、一天只发一趟的长途汽车,又在沙土路上颠簸了5个多小时……车窗外是一成不变的“土黄色”,公路望不到尽头,沈瑞君的心越走越凉。

在雷达站守了半个月,沈瑞君每天都在咀嚼“孤独的滋味”。

一次,沈瑞君和战友们在戈壁滩踢球,休息时,他看到战士们攀上阵地高处,痴痴地眺望远方一条横穿戈壁的公路。

时任指导员赵晶晶说,闲暇时,眺望公路上一个个移动的“小黑点”,这是雷达站战友们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了——守山的日子里,官兵们渴望新鲜事物,哪怕公路上往来的汽车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风景”。

还有一次,旅政治工作部主任白靖忠到雷达站调研。吃过晚饭,结束值班的几名官兵不约而同来到山顶石头旁坐定,俯视山下。山间雨雾氤氲,雷达站仿佛空中楼阁……官兵们就这样坐着,看云山雾绕,看夕阳西下,直至月亮爬上树梢。

每每忆及这一幕,白靖忠的心就隐隐作痛。那一次,他读懂了官兵口中“寂寞”的苦涩。

“恶劣环境并不苦,苦的是坚守孤寂。”白靖忠说,生活上的困难并不可怕,精神上的“荒芜”才最令人揪心。带着这个心结,白靖忠与官兵谈心,听说雷达站有几名战士自费购买了一台“入门级”天文望远镜,一个“给雷达站配发天文望远镜”的大胆设想瞬间跃入脑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