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博士军医脱下白大褂下连当兵之后,他们收获了什么?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闫军 贾红勋 段江山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12-04 01:20

战士“最美的军功章”,深深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一位士官班长掀起左侧裤脚,露出两道触目惊心的伤疤:“那次400米障碍比赛,为了争夺名次,我的交叉韧带扭断了……”

战士讲得轻描淡写,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医师张肖却听得惊心动魄。

“那个韧带伤,从医学角度讲,意味着他已经不能再进行任何剧烈运动了。”张肖感慨地说,“但日常训练他一项都没缺,课目示范的标准他一丝一毫都没降。”

那名战士身上还有好几处训练伤。他像介绍自己的军功章一样,自豪地说着每个伤疤的来历。

让博士军医们深感震撼的是,像这样带伤训练的官兵不在少数,他们都把伤疤当作“最美的军功章”。

长达半年的驻训、远距离拉练奔袭、实兵演习……让博士军医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战斗气息。

“无论时代怎么变,子弟兵始终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军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为他们服务呢?”张肖告诉记者,当兵锻炼的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博士军医们为军服务的自觉意识。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曹瑞华,感受到战士们另一种可爱之处。

当兵锻炼期间,曹瑞华围绕官兵及家属比较关注的医疗问题,开展了长达2个小时的不间断授课。听课的官兵全程毫无倦意,课堂上积极提问,课后都围住曹瑞华交流。

每天训练结束后,很多卫生连的战士找到曹瑞华请教。官兵们的好学劲头令曹瑞华深受感动。

时间久了,很多战士还把年长几岁的曹瑞华当作知心朋友,倾诉各自的心事。

“当兵锻炼之前,因为年龄、职级等原因,确实担心会跟战士们有隔阂。”曹瑞华告诉记者,“没想到刚到连队,战士们就全心全意地接纳了我们,让我们很自然地融入到连队集体中。”

随着当兵锻炼的持续,博士军医们收获了真挚战友情,也不断被连队官兵之间的战友深情感动。

防化连一名战士患病,指导员李其委为了让他尽早治疗和康复,牺牲休息时间,多次奔波于机关和医院之间;班长吕志辉总是在战友们睡熟后,轻手轻脚地起来给大家掖被角;在欢送退伍老兵的茶话会上,老兵们流着泪,诉说着对军营、对战友的不舍,很多博士军医跟着红了眼眶……

这些温情的点点滴滴,都被“新秀人才”们记在日记里,也刻在了心底。

“什么是战友情?战友情有什么魔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医师张明博刚步入军营,就在心里留下这样的疑问。

一个月里,张明博和战友们朝夕相处,一起在训练场摸爬滚打,相互关心照顾,渐渐理解了战友情的含义。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生命仿佛交织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我想这就是战友情。它比友谊更深厚,渗入心髓、融入血脉,抹不去、忘不掉。”

情感的触动带来的是观念和认知的改变。在“新秀人才”的心里,服务基层、服务官兵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工作,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情感付出,以及必须扛起的职责和使命。

他们在部队营区开展了多次义诊活动。解放军总医院还特意抽调了其他科室专家教授赶赴部队,同“新秀人才”一起为官兵和家属看病解惑。

为了缓解官兵的训练伤,他们协助卫生连建起了康复理疗室,还手把手地向军医王琨、卫生员李俊等传授理疗技术。

当兵锻炼虽然已经结束,“新秀人才”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正尝试与越来越多的部队卫生连和基层军医建立联系,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如今,面对前来就诊的基层官兵,博士军医们再也不会感到陌生,而是觉得无比亲切。

“部队就像是我的家,战友们就好像是兄弟姐妹。战友们的伤病和痛苦,就像疼在我的心上。”张明博的这种感受,也代表了博士军医们的共同心声,“为了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少受伤痛的折磨,我们要更加努力去工作、去探索,做他们健康的守护者!”

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医师张明博为陆军某合成旅卫生连战士讲授超声诊断技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