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昌舰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于景龙:“万吨大驱”上的“火力先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谭靓青 王冠彪 发布:2020-07-01 04:19:0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南昌舰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于景龙在战位上。

像一朵浪花遇见大海

海浪,重重地拍在船舷上,浪花像碎玉一样落在南昌舰的甲板上。透过驾驶室玻璃看到这一幕,正在值更的于景龙回想起18年前的一个夜晚。

深夜,宿舍里漆黑一片,19岁的于景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尽快入睡,可激动的心情迟迟难以平复。他想立刻翻起身来,给远方的家人寄去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今天的见闻——

那天,同学们一起登上大连白玉山的山顶。那里,不仅可以将整个市区尽收眼底,还可以远眺旅顺军港。

当一艘浅灰色军舰在蓝色大海上划出一道白线,于景龙第一次看到了正在航行的战舰。

就像一朵浪花遇见了属于自己的那片海,这名未来的海军军官被深深地吸引了。

于景龙来自长白山麓的一个小镇。来到大连之前,他从未见过大海。

从这里到他的家乡吉林通化,要坐十几个小时火车。

这是山与海之间的距离。透过儿时居所的窗户向外望,看不了多远就会被大山挡住视线。山的那头是什么,大海是什么样,他不知道。

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壮阔”造句。于景龙记得,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从未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山里孩子,向往大海,却连造句都只敢用“从未见过”这样的描述。

如今,走出大山的于景龙已经走过多个大洋,足迹遍布12个国家13个港口。所有这些地方,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战火中的也门荷台达港。

那年,正执行护航任务的于景龙跟随潍坊舰前往也门,撤离中外公民。在作战指挥室里,他和战友紧急拟制了方案预案,仅用81分钟就完成了455人的登舰撤离。

返航后,坐在住舱桌子前,于景龙从抽屉里拿出那个磨得已经看不清封皮颜色的册子,记录下这次惊心动魄的任务。

这本日志已经陪伴他度过了十几年的时光。在册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里,最开始的那些内容,都与一艘排水量不足2000吨的护卫舰有关。

沧州舰,是于景龙毕业后上的第一艘舰,他担任这艘护卫舰的副枪炮长。战友卫保乐说:“别看于景龙人高马大,可他没事就爱钻到小操作间里研究他的炮。”

“沧州舰不大,内部空间非常狭窄,头撞在舱门上是常事儿。你看,我小腿上这些疤也都是那会儿磕的。”说着,这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魁梧东北汉子卷起裤角,露出经年难愈的疤痕。

在沧州舰上的日积月累,为于景龙在更先进的潍坊舰担任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海上联合-2015”演习前夕,参演的潍坊舰主炮突然发生故障,没有备用零件替换。就在大家束手无策之际,于景龙麻利地画出设计图,组织工人抢修,及时排除故障,顺利完成任务。

曾经和于景龙共事多年的战友郝红芳说:“在于景龙身边干过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的专业能力叹服。”

如今,作为中国首艘万吨大驱的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穿行在南昌舰宽大的船舱里,于景龙再也不用低头弯腰。他想起当年哥哥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平台,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

对他来说,哥哥于景臣是“亦兄亦父的存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哥哥以通化县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大学。毕业之后,于景臣回到家乡,钻研技术,改造化肥厂的氮氧压缩机,让老百姓用上了便宜安全的水煤气,造福一方。

哥哥是于景龙最初的榜样,一直激励着他前行。大山中走出的两兄弟,一个回到山城,一个走遍世界。不同的选择背后,却有着同样的初心。

从电视上看到南昌舰亮相海上阅兵式的新闻,有着40多年党龄的于景臣由衷地为弟弟自豪。他说:“最应该感激的,就是这个时代。”

1 2 3

责任编辑:刘秋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