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情到深处丨带着妻子和孩子走天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郑茂琦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4-21 07:51:47

走天路

■解放军报记者 郑茂琦

带着妻子和孩子走天路,是战士们给连长陈海庆出的主意。家属来队前,陈海庆真就往家打了个电话,让妻子李丽带着6岁的儿子先从老家飞到叶城。等他和汽车运输队的战友到叶城时,再接上他们娘俩。李丽起初不想答应,但想到儿子难得能跟爸爸相处几天,就同意了。

姜 晨绘

出发前,陈海庆特意买了便携制氧机放在车上。他和儿子坐一辆车,妻子坐在前车。第一天,娘俩还很兴奋,头顶着蓝天白云,呼吸着清冷而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柔柔的风,四周尽是山峦、碧树、绿草、野花……李丽陶醉在美丽的自然风光里,儿子则好奇地趴在车窗上往外望。起初,路上的风景跟内地差不多;再往前,树越来越少了;再前行,绿色不见了,画面从彩色转换成黑白,而且以白为主,满山都是雪。

翻越库地达坂时,在一个回头弯,10米长的卡车紧贴着悬崖一侧。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陈海庆,把儿子抱起来往下瞧。他本想假装吓一吓儿子,但儿子很快从惊恐转为兴奋,乐滋滋地朝窗外看。

“爸爸,天上的白云好像棉花糖,离我们好近呀!”儿子对陈海庆说着,还想把手伸出去扯块“棉花糖”。

陈海庆放下儿子,给他戴好氧气面罩:“戴好,正翻达坂呢。”汽车继续往高处行驶,渐渐有雪花飘落下来。小家伙看到雪花,兴奋得手舞足蹈:“天上下棉花糖了。”

陈海庆提醒车队注意安全后,不由得为妻儿紧张起来。库地达坂是这条线路上第一个冰雪达坂,维吾尔语意为“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雪山”,最容易出现高原反应。看着儿子欢快的样子,他感到非常欣慰,这孩子是块上高原的料。不过,坐在前车的妻子不知道怎么样了。这段路上,手机没有信号。他用出发前自购的对讲机联系妻子,只听见她昏沉沉地说:“我还好,你照顾好儿子就行。”

车队到达兵站时,天已经黑透了。高原汽车连,动是一条龙,静是一条线。陈海庆指挥全连停车,加油,维修。等这一切做完后,他才去找妻儿。这时,李丽早就带着儿子去兵站房间里了。陈海庆从食堂打好饭菜,走进屋里,就看见李丽眯着眼睛,搂着儿子躺在床上,表情有些痛苦。她看见陈海庆走进来,又瞥了眼他手里的饭盒,虚弱地说,我和儿子都吃不下。陈海庆心里也难受起来,开始后悔带他们走天路。他忙去车里把制氧机搬上来,给他们吸上氧,又跑到附近的餐馆,买了两份馄饨带回来。这时,娘俩已经戴着氧气面罩睡着了。陈海庆独自吃了几口,又赶忙去连队其他班里转一转。

第二天一早,车队又出发了。李丽一上车就斜靠着闭起眼睛,半睡半醒。儿子情况稍好些,但也不像出发时那么活跃。到了中午,车队行至康西瓦烈士陵园。车队鸣笛三声,李丽从昏沉中惊坐起来。她问陈海庆,怎么了。陈海庆说,没事,前面下车再跟你说。

车队在陵园附近休息的间隙,陈海庆带着李丽去了康西瓦烈士陵园。他说,这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埋葬着守卫边关、为国捐躯的100多位烈士。凛凛的寒风卷起墓碑前的哈达。李丽看着向烈士祭拜的陈海庆,眼里突然溢出泪水。她挽着陈海庆的胳膊,朝纪念碑深深鞠了一躬。

傍晚,翻越一个5000多米达坂时,李丽乘坐的车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发生了爆胎。幸亏驾驶员机敏,稳住了方向盘,缓缓刹住了车。陈海庆下了车,和战士们一起更换轮胎。李丽也摘掉氧气面罩下车了,可刚走几步她就气喘吁吁,感觉四周的风像针一样直往身上扎。陈海庆和战士们喘着粗气,推出备胎,在似雨似冰的雪里拿着扳手吃力地拧螺丝。在李丽眼中,他们稳稳地站在那里,仿佛增加了高原的高度,也增加了雪山的高度。

上车前,李丽看见一名战士手上破了几个口子,问疼吗。战士说:“这都不算啥,连长碰到的情况才多呢!”

到兵站住宿休息时,李丽掰开陈海庆的手,看到几个红红的、皴裂的口子,再看看他两颊的“高原红”,瞧瞧他那一身尘土,不由得心疼起来。她从包里取出护肤霜,给陈海庆涂上,然后放到他口袋里,叮嘱道:“每天都得抹,千万别忘了。”陈海庆笑盈盈地回答:“一定记得。”

第三天下午,车队终于抵达目的地。看着高原崇山峻岭,流水潺潺,野驴三五成群,几个孩子在绿茵茵的草甸上玩耍,陈海庆问妻子,这次旅程怎么样?李丽看了陈海庆一眼,说:“以后你在忙时,我的电话可以先不接,但必须带好车队。”她回头望着连绵的山峦,柔情地说:“你要做我和孩子的太阳,永不失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