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关心爱护部属和士兵,历来被高明的将帅视为治军的信条。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够胜利?蒋介石为什么失败?其中一个缘由:湘、桂、滇、黔、川各路军阀心怀鬼胎,同床异梦;红军则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开国将军向守志回忆长征的经历时说道:红军虽然弱小,但生死与共,团结友爱,因而有凝聚力。此言可谓入木三分。从“三湾改编”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规定了“禁止打骂士兵”“废止肉刑”“官兵平等”等制度,确立了人民军队完全新型的内部关系。在长征的路上为背伤病的战友而自己倒下,过草地时为救助陷入泥沼的战友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事情在红军队伍中比比皆是。江苏盐城军分区原司令员丁德山告诉我,他在长征途中为李先念当勤务兵,不但自己备受李先念关怀,还亲眼目睹了李先念用自己的战马救助伤病员的许多细节。他说:“我只是在李先念身边工作了一年多,他就一直关心着我,甚至连婚恋的事情都替我操心。”
这样的上下级关系,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没有战斗力?!

△2006年4月14日,本文作者(左)在南京采访开国将军向守志

△2006年7月12日,本文作者(右)在无锡采访丁德山(中)
以正合,以奇胜。红军长征从被动走向主动,就在于摆脱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从战争的实际出发,开始了战争实践的创新。正是在这种创新的实践中,毛泽东演绎出一幕幕用兵如神的战争活剧。原海军东海舰队政委戴润生将军回忆在长征途中听毛主席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情形:毛主席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时说,我们未继续发挥我们历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有效战法,而是采取单纯防御,构筑堡垒,幻想不丢失一寸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与敌人拼消耗。毛主席把这比喻为“叫化子与龙王比宝”,他说,蒋介石占有全国物质资源,我们怎么比得过他?输的当然是我们。毛主席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深入浅出,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红军长征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和遭到的损失的原因讲得非常透彻深刻,给部队教育极深。

△本文作者(右)在上海采访戴润生将军(中)

△戴润生将军写给本文作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