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军,军事科学院党史军史专家,近期,他担任了《寻访革命战场铁血忠魂》系列视频的顾问。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除了向他请教片中一些具体的历史细节,还与他聊起了党史军史学习中的所思所感。
记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一份特别的“百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中提到,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军史作为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您能否从我军发展历程的角度分析一下,学习党史军史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特别是对于练兵备战有什么启示?
武军:从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到井冈山上的红旗漫卷;从万里长征的艰难跋涉,到抗日战争的抵御外侮;从解放全国的南征北战,到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九十多年过去了,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早已沉淀在历史长河中。在和平年代,我们的军队要怎么练好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呢?从党史军史的细节中,我们就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举个例子,86年前,中国革命命悬一线之际,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为什么会在遵义?会议召开前夕,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综合破译的敌人电文、部队的侦察材料,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的敌情通报,判断出川军此时的布防位置,决定在敌人力量薄弱的遵义召开会议。从这段党史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情报对战场决策的重要影响。在部队的演练中,有时会出现侦察环节漏训的现象,忽视侦察研练,必将弱化部队实侦能力,战时可能输在情报这个作战链条的“源头”上。因此,演练时情报不能全靠上级通报,必须加强侦察预警训练,提高情报搜集能力。
记者:学习党史军史意义重大,这也是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您可以为我们分享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党史军史学习的故事吗?
武军:60多年前,为迎接建军30周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军开展了一次空前的征文活动。《星火燎原》就是这次活动的结晶, 530多位开国将帅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数万名官兵、复转军人和地方党政干部踊跃专稿,书写自己亲历的南征北战,记录激情岁月中的艰险的故事。当丛书第一集上下册出版时, 总书名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元帅亲笔写了序言。195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看了送审稿清样后, 为丛书题写了一个更富有深意的书名《星火燎原》,此后丛书各集统名为《星火燎原》。丛书自1958年出版第1卷以来,相继被翻译为13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千余万册,其中百篇文章入选全国中小学课本、改编成影视和戏剧作品。郭沫若同志称它是一部中国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茅盾称赞它既是历史, 又是文学。
记者:您刚谈到《星火燎原》这部著作,现在在中国军网首页可以看到它的融媒体专题,里面包含了视频、沙画、漫画等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产品,是一种新的军史传播方式。您作为军史专家,对年轻官兵学习党史军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什么建议吗?
武军:一段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互联网上沉渣泛起,一些野史、歪史博人眼球,胡编乱造,恶意造谣,如同毒草一般,危害甚烈。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就必须维护正史的严肃性权威性,广大官兵学习历史一定要擦亮双眼,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从正史中深入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汲取我们历史经验,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作为普通官兵,不能认为净化舆论环境这样的“大事”与自己无关。在信息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舆论生态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治者。我们要做到明辨是非,洁身自好,不信谣不传谣,斩断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链条,为纯净舆论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聊天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今天,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党史军史的重要作用,让官兵在一次次深情回望中,深刻体味我们这支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精神品格,自觉让红色基因注入血液,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积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