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电线传家风
■杨忠义
这是一捆筷子粗细的电线,长约15米,团成一个直径30厘米的圆圈。电线外面包着漆黑的绝缘胶皮,破损处露出里面银白色的内芯。我第一次见到这捆电线是在30多年前。一次回家探亲,去看望当时已70多岁的叔叔,他从柜子里拿出这捆电线。
叔叔说:“这是日本鬼子的电线,我们几十年前割的。”他把这捆电线视作自己的“战利品”,饱经沧桑的脸上浮现自豪的神情。叔叔摆弄着电线,为我讲述了一段往事。
作者叔叔保存多年的电线。作者供图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下。12月,敌人占领了我们老家——河北无极县城,侵扰残害民众。与此同时,我县的共产党组织和抗日武装也蓬勃发展起来,以各种形式开展对日斗争,建立了县大队、区小队、武工队、青抗先、妇救会等。
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百团大战”,从太行山到冀中平原全面袭击日寇,地方武装和广大抗日民众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我村毗邻滹沱河,对岸就是日军占领的石德铁路。当时,破坏被敌人占领石德铁路的交通和通信,是上级党组织交给我村党员干部和民兵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父亲当时20岁左右,是村中青抗先副大队长。叔叔比我父亲小几岁,也参加了青抗先,常常跟着父亲进行各种抗日活动。晚上,父亲、叔叔以及队员齐汉杰、齐小花、王长东等,曾多次趁夜色蹚水过河,潜入被敌人占领的地方扒铁路、割电线,袭扰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信。
父亲他们没接触过电线,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铁丝。行动前,区里干部讲,这种铁丝“能电死人”,不能用手触摸,也不能直接使用斧子、砍刀一类的“铁家伙”。又讲,皮革是绝缘体,可以“挡电”。于是,他们找来几块羊皮,包裹在斧头、砍刀的木把上,趁着夜色悄悄蹚过河,潜伏在铁路附近青纱帐里,看准敌人巡路间隙,迅速爬到电线杆上,挥动手里的家伙猛砍一通,就把电线砍断了。他们砍断后,迅速撤离,通常并不拿回来,以免被汉奸特务发现,招来杀身之祸。叔叔说,割电线的危险不是“电死人”(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不是高压线),而是怕被鬼子发现。有一次,同去的我村青年王长东,就是让鬼子发现后,吊死在了电线杆上。
有一次,叔叔看到这种“铁丝”又粗又结实,想拿回家当“战利品”,于是冒险割下了十几米带回家,偷偷藏在了里屋旧柜中。1942年,敌人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家乡沦为敌占区,碉堡林立,敌伪横行。叔叔担心这捆电线被敌人发现,就偷偷埋在村外的红薯地里,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挖出来,又藏在了里屋旧柜中。
叔叔的这捆电线极少示人,成为他们那代人英勇抗战的特殊见证。我从小在他身边长大,从来没有见过。
那次探亲,我已是海军航空兵某部的一名飞行教员,在家小住了几天。每天晚上,我与父母、叔婶、弟妹等围坐在灯下聊天。一家人为我感到自豪,激励我在部队好好飞行。当我介绍说,我们的飞机是轰炸机、能投炸弹时,立即引出了父亲和叔叔的话题。他们回忆起当年日军飞机对我村进行轰炸的场景。一个炸弹比水桶还大,在地面上炸出很大很深的坑,导致附近房倒屋塌。幸好村民们提前撤离,才免于死伤。叔叔站起身,跺跺脚,愤然说道:“鬼子祸害了俺们那么多年,咱村就死了好几个人,还在邻村制造了‘大血案’,杀死了十几个人。要是当年咱们有人会开飞机,能扔炸弹,就可以为乡亲们报仇了!”
第二天,叔叔把我叫到他院里,神秘地说:“我给你看个旧物件。”说完,他就到里屋拿出了那捆电线,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过了几年,我回家料理父亲的后事。叔叔趁我在家,让我召开一个家庭会,给全家人讲讲家史和家风。我知道叔叔的良苦用心。父亲去世后,他就成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他自感有责任把我们这个大家庭形成的爱国、诚实、和睦、行善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家庭会上,叔叔又拿出了那捆电线,讲了它的来历,让年轻的侄子、侄媳和下一辈孩子们接受教育。
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父亲、叔叔等老一辈人已经作古,现在那捆电线传到了叔叔的孙子手中,成为家风传承的载体。叔叔的孙子自幼聪慧过人,受良好家风熏陶,现已成长为某领域的专家。
每逢年节,他来看望我时,看着他酷似叔叔的容貌,听着那熟悉的乡音,我眼前就会浮现出叔叔的身影,感受到一脉相承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