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激战丁字山:志愿军伤亡11人,毙伤美军150余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周天宇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5-10-20 14:58:13

激战丁字山

■周天宇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不甘于战场上的失败,仍试图通过新式战术突破我军防线。“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提出在正面战线进行“空中地面协同作战实验”。美国空军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决定向我志愿军防守的芝山洞南侧的205高地发动“突击战”。

芝山洞位于铁原西北方向,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岭。北为城山、芝山,南经205高地与190.8高地相接,整个形状颇似一个“丁”字,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作“丁字山”或“T形山”。当时,美军占据着190.8高地,志愿军守卫着城山、芝山及205高地,双方前沿阵地仅相距数百米。“丁字山”阵地作为志愿军的一个前沿支撑点,像一颗钉子楔入美军阵地,严重限制着美军的活动。

此时担任205高地守备任务的是志愿军第23军第201团第1连第1排。在第1排的阵地上,筑有一条“T”形坑道,一个出口在山顶后斜面处,另两个出口通往阵地前沿。整个阵地以坑道为中心,堑壕、交通壕纵横,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形防御体系。

从1953年1月12日至20日,美军的1个野战炮兵营即向我“丁字山”阵地发射大量105毫米榴弹炮炮弹。24日,美空军又投下10余万磅炸弹和10余枚凝固汽油弹。

25日,美军开展更大规模进攻。美国第5航空队司令巴克斯、美军第1军军长肯德尔等前来观战,并邀请了12名记者来到现场。进攻发起前,美军特意为观战人员发放了三种颜色绘制的“作战方案”,以为此次作战可以给他们增添一些光彩。上午8时,美空军出动飞机,轮番对我城山、芝山、205高地进行轰炸,并投放凝固汽油弹。面对空袭,我主力隐蔽于坑道内,计划待美步兵冲锋后,以第1、第3、第4班在阵地抗击,第2班为预备队留守坑道待命。

11时30分,美军集中对我阵地实施炮火急袭。随后,美空军再次出动,在“丁字山”地区投放大量烟幕弹,掩护地面部队行动。随即,美军以坦克为先导,掩护步兵向我阵地开进。其右路以坦克7辆、步兵1个连的兵力,向我芝山阵地实施佯攻;左路以坦克6辆迂回至塔上洞附近,以猛烈火力封锁并切断我205高地与其他阵地的联系;中路为美军主攻方向,其投入坦克20辆推进至205高地两侧,抵近我野战工事,同时步兵1个突击排在其坦克支援下,分左右两路以半包围姿态向我阵地发起冲击。

美军突击排逼近山顶,炮火开始向我纵深阵地延伸。我第1排第3班第1小组组长刘开发率先冲出坑道观察敌情,第3、第4班班长也相继跃出坑道,当即发现美军坦克已逼近至前沿,并用机枪封锁了我第4班坑道口。与此同时,第1排排长李德全率第1、第3班战士迅速冲出坑道口,以寸土不让的决心,打退了美军的冲击。第4班战士也勇猛出击,将突进阵地之敌逐出工事,成功击退美军的第一轮攻击,恢复了阵地。在战斗中,李德全身负重伤。他忍痛激励大家:“狠狠地打!敌人上来就坚决消灭它!”然而,因其余3名班长相继负伤,部队暂时陷入无人指挥的困难局面。

左右两路美军紧接着发起新一轮攻击,以火焰喷射器开路,在坦克的支援下,对山顶进行轮番冲击。危急关头,第3班副班长陈志挺身而出,主动代理指挥作战。陈志在棉衣被燃烧弹引燃的情况下,强忍剧痛连续投出手榴弹,直至打退敌人。

见突击排攻击受挫且伤亡严重,在山脚待命的美军也投入战斗,企图一举夺取山顶阵地。我军又连续击退敌人数次进攻。激战中,刘开发眼睛负伤,仍顽强坚持战斗,并不断鼓舞战友英勇作战,直至昏迷。

激战一天,我阵地仍屹然未动,敌死伤累累,残敌也无力再攻。见此情形,美军意识到胜利无望,只得狼狈回窜。至此,“丁字山”战斗以美军的惨败而宣告结束。

美军战史对此战评论说:“这是一次代价高昂的教训。”在这次战斗中,我军以伤亡11人的代价,毙伤美军150余人。战后,第1连立集体二等功,第1连第1排荣立集体一等功,陈志荣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