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游击战的光辉篇章——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胡 亮 潘金桥 徐 杨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3-06-08 16:53:33

八路军第120师奔赴前线。

1940年夏,日军2万余人对晋西北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八路军第120师在正确的作战方针指导下,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取得反“扫荡”战役的伟大胜利。此战役历时1个月,第120师及山西新军1部与敌作战250余次,毙伤日伪军4490人,俘日军11人、伪军42人,缴获大量枪支,彻底粉碎了敌人消灭第120师主力的企图,使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捕捉战机,集中兵力歼敌。《六韬》云:“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意思是说作战取胜的方法,在于周密地察明敌情,抓住有利战机,再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此战中,我军能够正确判断敌情,准确分析形势,精确捕捉战机,及时定下决心,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6月7日,集结于静乐的敌军1100余人,分两路向岚县进攻,8日占领岚县,并四处活动,寻找我军。11日、12日,太原、清源等地之敌与静乐之敌,分进合击交城县西北的双龙镇、兑久地区。我军及时跳出包围圈,使敌合击扑空。敌军随即分头向原据点撤退。16日,由静乐向兑久进犯之敌500余人退至米峪镇。第120师第358旅首长判断该部要向静乐方向继续撤退,立即根据“无机不恋,有机不放”的原则,决心抓住这一战机,利用米峪镇附近有利地形和敌分兵撤退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歼灭该敌于运动中。旅命令第2支队于大夫庄对娄烦方向警戒,主力向米峪镇开进,准备以预期遭遇战消灭敌于米峪镇附近。17日4时,先头部队第4团1营与敌遭遇,迅速抢占曹家掌东南高地,对日军展开激战。8时,第716团投入战斗,将敌包围。17时,第358旅发起总攻,歼灭日军大部,余部依托土窑顽抗。19日黄昏,第4团以火攻方式将残敌歼灭,战斗遂告结束。米峪镇战斗的胜利给“扫荡”的日军以重大打击,是第120师主力从晋察冀返回晋西北后首次对日军的歼灭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我军士气。至此,第一阶段的反“扫荡”作战结束。

避敌锋芒,分散袭扰游击。第120师贯彻我军游击作战的“十六字诀”,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决定暂避锋芒,适时转移至敌人侧后方,采取分散袭扰的作战方式,疲惫消耗敌人,切断其后勤补给线,使深入抗日根据地腹地的日军无法站稳脚跟。

当敌我双方在米峪镇地区激战之际,敌第26师团、独立混成第3、第9、第16旅团和第41师团各1部,分路向晋西北内地进犯。根据地北面,日军4500余人向岢岚、保德、河曲县城进犯;根据地东面,日军2500余人分三路连续合击第358旅;根据地南面,日军3500余人分三路,企图围歼我独立第1旅。第120师分析战场形势认为,敌兵力较为集中,相互配合较为密切,士气正盛,遂决定:师机关率领第358旅主力集中于兴县以北地区;独立第1旅转移至临县窑头以西地区,不断袭击和伏击临县敌人;独立第2旅及暂1师由保德地区南下转至五寨、岢岚西北,袭扰三岔、岢岚等据点之敌;决死第2、4纵队进到大武、离石间及汾阳附近活动;第359旅718团以1个营由碛口附近东渡黄河,活动于柳林、李家垣、离石之间,威胁敌后方据点。在此期间,我军与敌大小战斗200余次,严重打击消耗了敌军,使其首尾难顾、无法立足,遂于6月26日开始撤退。至此,反“扫荡”作战第二阶段取得胜利。

内外线结合,适时主动出击。贺龙在作战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办法是,内外线结合跟敌人打游击战,千万不要死拼”。由此,为进一步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我军确定了内线外线相结合的反“扫荡”作战方案。

6月28日,日军分四路合击兴县,企图合围歼灭驻兴县的第120师和晋西北党政领导机关及第358旅。晋西北军民展开了反“扫荡”战役的第三阶段。一方面以小部分兵力分散在内线,配合游击队和民兵武装,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不断袭扰、打击敌人,同时,派一部主力深入敌后,破坏交通运输,袭击敌人据点,使敌首尾不得相顾。日军在进犯的过程中,第一路遭到我第358旅4团的抗击;第三路遭到第3支队的袭击;第四路沿途遭到暂编第1师的节节抗击。当日军主力进入山地“扫荡”时,我军就进入平原主动打击其据点;当日军企图在平原与我决战时,我军就进入山地适时进行袭扰作战。另一方面,集结相当主力,进行机动作战,以适时歼灭敌人。7月2日,占领兴县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2900余人孤军深入,在城内放火烧房,准备撤退。对此,第120师当即决定集中第358旅,独立第1旅,第3、5支队共约6个团的兵力,于兴县以东的二十里铺地区,伏击自兴县东退之敌。4日上午,兴县东退之敌2000余人进入我伏击地区,独立第1旅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给日军以重大创伤。5日,由兴县东退之敌和固守阳会崖之敌会合,在飞机掩护下仓促东撤,6日退回岚县城。至此,我军彻底粉碎了日军的夏季“扫荡”。

广泛动员,军民团结共击。兵民是胜利之本。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开始前,我军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宣传,统一了参战官兵的意志,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经过深入的反“扫荡”教育动员,提高了官兵战斗的顽强性、坚决性,如在界河口伏击战中,有的官兵在山上露营3、4天,其间只吃了2顿饭,杀敌时仍士气高昂、奋力冲锋。

军民团结,正义必胜。时任第120师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在《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的胜利》中写道:“这次战役的胜利,群众的伟大作用是不能抹杀的”。日军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人民带来了巨大苦难。根据地群众在斗争中学会了对付“三光政策”的办法,不断改进“空室清野”工作,使日军在多数情况下“找不到一个人,抢不到一点东西”。与此同时,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还积极支前、热烈参战,为反“扫荡”的最终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