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黄河岸边铸戈甲——记八路军120师修械厂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石留风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3-11-30 07:11:17

八路军120师修械厂旧址。

黄河,从晋陕两省湍流而过。在黄河岸边的陕北佳县,坐落着十几孔依山而建的窑洞,这里是晋绥抗日根据地八路军120师修械厂的旧址,该厂曾在人民军工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军工业主要在八路军120师修械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40年5月,根据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的命令,120师修械所与决死二纵队、工人武装自卫旅的修械力量合并,将人员与机器设备集中至陕西省葭县(今佳县),扩建成八路军120师修械厂。这里两山夹一沟,山高沟深,绵延几十里,便于防空隐蔽。日寇飞机曾多次在葭县上空盘旋,却始终未能找到目标。

建厂伊始,面对缺水、缺粮、缺房屋等困难,全体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缺水,就自己打井,不仅解决了厂里的生活用水和锅炉用水,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群众多年吃水难的问题;缺粮,就自己开荒种地、种菜养猪;缺房屋,就亲手改建、补修旧窑洞和房子。1940年至1942年,由于粮食供应紧张,职工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只能靠配给的黑豆充饥,但为了抗日和求生存,大家同仇敌忾,生产热情高涨。

八路军120师修械厂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制造了大批武器和弹药,为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些武器在人民军工历史上可圈可点。1940年,该厂成功仿制79步枪,当时正值贺龙46岁的生日,遂命名为46式79步枪。1941年至1942年,该厂成功仿制50毫米掷弹筒和60毫米掷弹筒,又仿制出200余支中正式步枪。1942年,该厂开始制造手榴弹、地雷、掷榴弹和复装子弹。

1944年10月,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在葭县成立,负责领导全区的军工建设和生产。工业部对军区兵工厂进行调整:在八路军120师修械厂的基础上组建一厂,生产步枪、机枪、掷弹筒、掷榴弹等产品;李家坪厂为二厂,生产手榴弹和掷榴弹,同时还加工掷榴弹壳、引信、弹翅弹尾、掷弹筒筒身等毛坯铸锻件;在临县招贤新设三厂,生产灰铸铁;以工卫旅炸弹厂为基础,并入修械厂炸弹股,在李家坪建成四厂(炸弹厂),并派人到晋察冀化学厂学习,制造硝酸、硫酸、盐酸和炸药。

为向前线供应更多武器,工业部一厂(原八路军120师修械厂)积极研制新产品。1944年底,该厂技术人员温承鼎、武元章、刘万祥等开始研究试制半自动步枪。他们用废枪管制成采用导气式原理的样枪,即在枪的右侧增加活塞杆、活塞筒等部件,活塞杆与拉机柄根部相连。为防止发射时枪口跳动,他们又在枪口增设了一个防跳器。经实弹射击验证,该样枪达到实战要求。1946年7月21日,晋绥军区政委关向应在延安病逝,工业部一厂职工为表达对他的悼念,决定将该枪命名为“向应式”半自动步枪。

此外,工业部一厂技术人员还注重改进原有的生产机器及工具。陕吉泰和张学志研制的切爆发管机,使工作效率提高了13.5倍;武斌创造的铣引信丝扣机,使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田佩闵创造的分盘机,可以铣任何齿轮,且又好又快……这些发明创造充分显示了工人们的聪明才智。

1944年,美国记者团来到工业部一厂参观,了解到工厂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生产出性能良好的枪支,无不感到惊讶。

1946年7月,蒋介石调集兵力对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危及晋绥抗日根据地安全。晋绥军区军工部为保存军工生产能力,开始组织向山西转移。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晋绥军区工业部一厂、二厂、四厂迁至黄河以东,在山西临县(今属山西吕梁)张家沟、薛家屹台等地重新建厂。到1947年12月,晋绥军区先后重建、新建9个兵工厂。到1948年6月,又增加5个兵工厂,全军区的兵工厂增至14个。1940年至1949年8月,晋绥军区工业部所属各兵工厂制造了一大批武器弹药,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八路军120师修械厂在葭县驻扎的7年里,工人们和乡亲们一起生活、工作和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厂里的同志们给村里打井、修路、架桥;为村民修理家具、农具;帮他们耕地、收割;还帮助贫农团减租减息,斗地主分田地。当地人民群众更是勒紧裤带、吞糠咽菜克服重重困难,支援建厂办厂。腾窑洞、让园子地、捐灶具、砍木材、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为建厂义务劳动,家家户户忙支前,妇女们自觉地为娃娃兵拆洗棉衣、缝补衣服。他们虽然没有上前线杀敌,但积极献粮、献地、献房,不遗余力地参与支前,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历史剪影

“鼎龙式”掷弹筒

1944年,八路军120师修械厂技术人员温承鼎和吴奎龙参照日制50毫米掷弹筒样式,进行革新设计,将拉发式击发机改为按式发火机构,减少了射击时的摆动,同时还在筒身侧面增加了一个简易圆盘式瞄准器。

这两项改进提高了射击精度,在350米的有效射程上命中率达94%,比日制的提高了9%。根据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谁发明,就用谁的名字命名”指示,改造后的掷弹筒以温承鼎、吴奎龙二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为“鼎龙式”掷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