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房战斗:浴血守险破重围
■赵珮君
陆房,山东泰西地区的一块小盆地,散落村庄10余个,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东有狼山、南临蛤蟆山、西为肥猪山、北依凤凰山,群山环绕,只东南有一缺口,处于四面受敌的兵家禁地。
1939年春,八路军第115师第686团以“东进支队”的名义挺进山东,与当地抗日武装会合,在泰西一带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歼灭日伪军近千人,“经过几次交战,敌人由于屡遭失败,伪军纷纷瓦解而不安”。
《八路军东进支队陆房战斗要图》。
为挽回不利局面、消灭我抗日武装,驻山东日军集结重兵对我实行大规模“扫荡战”。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陆房战斗解说词》记载,敌军“以济南为其指挥中心,于1939年5月初,共纠集8000余人,炮百门,汽车百余辆,在山东敌酋尾高次郎的亲自指挥下,分九路向位于泰、肥山地区的我军进行合围进攻。”具体进攻部署如《八路军东进支队陆房战斗要图》所示:敌兵分九路从泰安、肥城、平阴、东阿、东平、汶上、宁阳、大汶口、满庄出发,在大汶河以北、肥城以南地区形成合围态势。“位于陆房地区的我军,计有八路军东进支队,由鲁西北转入该地区的津浦支队,以及6支队某部”,同中共鲁西区委、泰西地委共3000余人,被围困于陆房一带的狭小地区。
面对敌步步进逼,我当即决定借助周边山川凭险据守、伺机突围,指挥第686团于陆房西北的肥猪山、津浦支队于陆房以北的凤凰山、师特务营于陆房东北的东山岭占领阵地,进行防御。5月11日拂晓,“敌全线发起攻击,其主要突击方向是我肥猪山一线阵地。位于那里的686团1营,在敌炮火猛烈轰击下,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冲击……使陆房的重要制高点牢牢地控制在我军手中,这对保持战斗的胜利起了极大的作用”。经过一天激战,第686团连续击退日伪军9次冲锋,津浦支队和师特务营亦予当面之敌沉重打击,师骑兵连更是奇袭了陆房东北安临站日伪军,“在我军阵地前,敌人遗尸累累,死伤1300余人(内有敌大佐联队长1名)。”
《陆房战斗解说词》首页。
入夜,日伪军停止进攻,收缩兵力,点起篝火,重兵卡口,企图天明再战。此时,我获知东平县龙崮村一带无敌情,遂决定“于敌人收缩后,为了坚持敌后游击战,并使敌人的这一进攻行动归于失败,即进行隐蔽、安全的突围。”当晚22时,我派遣小分队对敌袭扰以惑其心,主力避开大路,绕道穿行,向西南方向分3路突围。“至次日(12日)拂晓,各部队均进至东平以东的无盐村、下陶城地区”,胜利突围。合围之敌被我迷惑竟毫无察觉,及至12时进至陆房腹地,才发现我军不知所踪,不觉惊叹“八路军飞向天去了!”
此战,是“东进支队挺进敌后首次以劣势兵力和装备反击敌人合围‘扫荡’的大规模战斗”,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我115师主力部队和鲁西党政领导机关的企图,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伪军1300余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战例。
(图文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提供)